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说起马达西奇,那在航空发动机界可是个传奇,技术实力那绝对是世界顶级的,手里捏着一堆“独门秘籍”,在全球航空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给国宝级的飞机提供心脏,它的技术底蕴和经验积累,可不是一般公司能比得了的。 可世事难料,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日子那是江河日下,经济一落千丈,马达西奇也跟着遭了殃,失去了苏联这个大靠山,订单锐减,资金链绷得紧紧的,工厂眼瞅着就快停摆了,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 马达西奇虽然落魄了,但它手里那些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特别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和完善的生产线,那可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尤其是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等关键领域,它的技术储备依然世界领先,只是空有技术,没有资金,它也只能在风雨中飘摇。 就在马达西奇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咱们中国企业出现了,马达西奇手里的那些技术,刚好是咱们当时急需的“宝藏”,而马达西奇最缺的钱,咱们又能帮着解决,这不就是天作之合,妥妥的“双赢”局面嘛? 从2015年开始,咱们的中国企业,天骄航空,就开始跟马达西奇展开深度合作,双方计划可不小,不仅要在中国国内建设新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还想着把马达西奇的工程师请过来,一起搞研发,推动技术进步。 为了救马达西奇的急,天骄航空可是下了血本,不仅在2016年陆续收购了马达西奇公司超过50%的股权,成为它的实际控制人,还承诺提供高达2.5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帮助马达西奇搞研发、更新设备、保住就业。 在咱们中国企业的帮助下,马达西奇那真是起死回生,公司的订单量蹭蹭往上涨,中国市场一度成了马达西奇最大的买家。 可谁能想到,这出“双赢”的戏码,在2017年之后,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乌克兰政府开始对这笔收购案横加干预,先是2018年,乌克兰法院以“国家安全”为名,把中国公司手里那超过一半的股权给冻结了,好家伙这不就是耍赖吗? 更让人气愤的是,到了2020年,乌克兰的反垄断部门直接把收购案给否决了,紧接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签署了法令,直接对包括天骄航空在内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冻结咱们的资产,限制贸易往来。 这操作,简直是赤裸裸的强盗行径!咱们中国企业之前花了那么多钱买的股份,一夜之间全没了,连个合理的解释都没有。 更气人的是,当初合作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如果哪一方违约,得赔偿361亿人民币(后来中国投资者将索赔金额提高到45亿美元)的违约金,结果乌克兰那边连提都不提,直接就给赖掉了。 直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整个乌克兰被战火笼罩,对马达西奇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它的工厂正好位于扎波罗热,这个地方成了“重灾区”,生产基地多次被战火波及,机器设备毁了不少,工人们也跑了一大半。 这时候乌克兰才发现,西方国家之前承诺的“援助”,大多都是武器弹药,根本没人愿意真金白银地帮马达西奇恢复生产,甚至连乌克兰的整体工业重建,西方也只是口头承诺,鲜有实质性行动,眼看着这家公司就要彻底垮了,他们又想起了中国。 于是乎,乌克兰那边就开始释放信号,说希望能重新跟中国谈合作,甚至还暗示愿意“弥补之前的遗憾”,最近甚至有新闻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公开场合多次向中国“隔空喊话”,恳请中国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乌克兰重建家园,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马达西奇。 咱们中国人不是慈善家,但也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的记仇人,做生意得讲规矩;谈合作得有诚意,如果乌克兰方面能拿出足够的诚意,真的想解决问题,并且能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条件,最重要的是,能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那咱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聊聊。 毕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互利共赢才是正道,但如果只是想空手套白狼,或者把咱们当成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那不好意思,这回咱们可不会轻易上钩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客户有一个马达不转,然后打电话给我怎么收费,我看这个客户还蛮爽快的,直接说收多少
【7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