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洲际导弹“东风-5C”、“东风-61”和“巨浪-3”已到位,传闻多年的新一代战略核潜艇096型,也被传出已然开工的消息。可以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三位一体核反击体系”中,基本就只差让不少人心心念念多年的空基核反击平台,即被认为可实施跨洲际轰炸任务的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到位了。而这一次,自多年前一度令人倍感兴奋的“the next”后,国内官方终于又“艰难且不易”地放出了一些新消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央视军事频道官方账号“央视军事”的报道中,出现了“现在有轰-6K、轰-6J、轰-6N……还有后面……陆续……可能……大家拭目以待吧”的说法。很显然,虽然用上了“可能”这一有着不确定性的词汇,但从部队装备体系的发展、特别是主战装备更新换代的实际需求来想,轰-6K、轰-6J和轰-6N必然不会是解放军轰炸机部队的“终点”。在苏制图-16中程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产轰-6系列轰炸机,几乎已把原始平台的潜力挖掘殆尽的情况下,若想进一步获得性能更优的轰炸机,那唯一的出路就只有从0起步,开发出一款真正的现代化型号了。 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脚步极快,在许多尤为关键的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技术突破,如隐身外形设计和吸波涂料、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20和涡扇-15、内置弹舱技术及其配套弹药等,均已不在话下。在这种大背景下,研发一款具有良好的雷达隐身效果、突防能力较强、拥有大尺寸弹舱和大载弹量、可实现跨洲际空袭能力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已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当然,考虑到实际的地缘因素和技术条件,在假定由轰-20对“某大漂亮国”实施战略空袭一事上,人们往往会因航线选择而感到“充满困难”。若是走北极航线,恐将不可避免地“借道俄罗斯领空”,俄方是否会在战时向我们开放领空,乃是个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而如果走“太平洋-大西洋”上空航线,那不仅路途极其遥远,且途中还需突破“大漂亮国”设置的多道海空防线,难度不小。 然而,若我们把思维再打开一些呢?说不定轰-20并非传统军用航空器,如果其是可冲出大气层并进入近地轨道的产物,那就能突破“高度100公里以内”的领空高度限制,即不再存在所谓的“借道俄方领空”的麻烦。还是那句话,隐身战略轰炸机不只有B-2或B-21这一种技术路线,不排除中国将可蹚出一条新路。就让我们等等看,看看官方的此次暗示是否能带来新的惊喜吧。
最狠的果然没参加阅兵,难道是传说中的“轰-20”?自从咱们阅兵和福建舰弹射后,西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