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一幅人体画,26年后,这幅画卖出了3450万元的高价…… 杨飞云这人,1954年出生在内蒙古包头一个普通人家,那时候条件一般,家里没啥资源让他专心搞画画。小时候他对颜色和线条感兴趣,可现实不许他多想。读了几年书,他就下乡到铁路上当钳工,每天检查车轮裂纹,干了四年,身上一股机油味儿。觉得这路子走不长远,他申请调到当地文化馆当美术干事。在那儿,他跟着油画老师妥木斯学起基础,从素描练到色彩,几年下来底子打牢了。 1974年左右,杨飞云自己办了个小画班,教学生画画,挣点生活费,也练手。有一天,来了个12岁女孩儿叫佟芃芃,她妈带她学画,杨飞云一看她有灵气,就收了。佟芃芃不光学,还帮大家当模特,杨飞云教她时,两人聊颜色和构图,慢慢熟起来。1978年,杨飞云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那年头竞争大,他考上跟中了大奖似的。佟芃芃后来也到北京,进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虽然专业不同,她还是给杨飞云当模特,他画了不少她的习作。 毕业后,杨飞云先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书,1984年调回中央美院油画系,一直干到2006年。课余他没闲着,去欧洲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临摹大师,回国后画风稳了。佟芃芃从学生变成他的固定模特,两人关系近了,感情也就顺其自然。杨飞云画写实派,讲究真实和人文,他总觉得画画得从生活来,佟芃芃帮他不少,两人配合默契。 1986年,杨飞云32岁,佟芃芃22岁,他们办了个简单婚礼,亲友小聚。婚礼一完,两人回北京出租屋,杨飞云没急着过日子,而是决定画一幅以妻子为模特的画。佟芃芃同意了,她站在房间静物前,杨飞云用炭笔先勾轮廓,注意比例和光影,然后调颜料从背景下手,陶罐和枯枝用灰蓝深绿表现质感。接着画人体,层层上色,肩膀腰部曲线柔和,阴影渐变突出立体。整个过程几个小时,画成后叫《静物前的姑娘》,100×80厘米布面油画,捕捉了她自然体态。这画成了他们婚姻的起点,杨飞云后来说过,它追求人体美,不是随便画的。 佟芃芃当了十年模特,对杨飞云的习惯门儿清,能猜到他需要怎么调整。她不光摆姿势,还提意见,比如颜色哪儿不对。杨飞云用传统油画法,底层薄涂上层厚,追求真实。这幅画一出,在艺术圈传开,虽然社会观念保守,没马上展,但圈里人觉得它有感染力,像艺术结晶。杨飞云画风受西方影响,却加了中国元素,强调人文关怀,真善美打动人。佟芃芃不只模特,还在生活上帮他,两人互相琢磨,出了不少好作品。 杨飞云早年画的《小演员》1985年拿全国青年美展铜奖,《北方姑娘》1987年获全国第一届油画展优等奖,都以佟芃芃为原型。这些让他在圈里站稳脚。1986年他去非洲吉布提给总统画肖像,1988年参加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佟芃芃生孩子后,当模特少了,但继续给意见,两人北京生活,平衡艺术和家。杨飞云的理念是踏实画画,追求有血有肉的形象,不是表面功夫。他办了中国油画院,当院长,带后辈,推动油画发展。 2012年,《静物前的姑娘》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露面,多轮竞价后以3450万元成交,创油画高价。有人觉得画大胆,质疑用妻子裸体,但杨飞云没停,继续专注写实。拍卖后,画进私人收藏,他名气更大。2005年,他和陈逸飞、王沂东、艾轩创立中国写实画派,吸收西方精华,融本土文化,形成自家风格。杨飞云作品多获奖,1989年《唤起记忆的歌》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90年去美国芝加哥世界画廊展。 佟芃芃从中药转支持丈夫艺术,两人故事在圈里成佳话。杨飞云现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继续创作教学。他的画不光卖钱,有内涵,反映生命感悟。说到底,这不只是高价成交,更是艺术工作者对美的执着,在新时代文化繁荣中贡献力量。
360°无死角的金发美女
【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