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遍中东后! 内塔尼亚胡点名警告中国,把中国当成卡塔尔! 耶路撒冷的

老乡最是味儿 2025-09-22 17:05:16

以色列打遍中东后! 内塔尼亚胡点名警告中国,把中国当成卡塔尔! 耶路撒冷的总理府里,内塔尼亚胡的演讲录像在屏幕上循环播放。他提到中国时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仿佛忘了就在半年前,中以刚敲定了5G合作项目,特拉维夫的街头还能看到华为的广告牌。有外交官私下摇头:“他大概以为中国和卡塔尔一样,能被几句狠话吓住。” 卡塔尔的遭遇确实像根刺。以色列空袭加沙时,卡塔尔曾公开呼吁停火,结果被内塔尼亚胡怼得下不来台,连两国的天然气合作都差点黄了。可中国不是卡塔尔。北京的外交部发言人回应得云淡风轻:“中方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劝和促谈才是正道。”这话软中带硬,潜台词谁都懂——想拿对付小国的套路对付中国,怕是打错了算盘。 以色列的企业家们比政客清醒。特拉维夫的科技园区里,中以合资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忙着调试设备,CEO戴维看着新闻里内塔尼亚胡的警告,急得给驻华大使打了三通电报:“我们刚从中国融到2000万美元,他这是想砸我们的饭碗?”要知道,中国是以色列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的双边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从医疗器械到农产品,多少以色列企业指着中国市场活。 中东的王爷们看得直乐。沙特的石油部长在晚宴上跟中国大使碰杯:“内塔尼亚胡大概忘了,是谁帮他们修的港口,是谁买了他们的防空导弹。”确实,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扩建工程,中国企业拿了最大的订单;他们引以为傲的“铁穹”系统,不少电子元件得从中国进口。这些实打实的合作,哪是几句“警告”就能抹掉的。 中国网友的反应挺淡定。有人翻出内塔尼亚胡前几年访华时的照片,他在上海自贸区笑着说“要跟中国做最好的朋友”,现在转头就变脸,评论区里有人调侃:“这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更多人关心的是实际影响——从以色列进口的樱桃会不会涨价,去约旦河西岸旅游的签证会不会受影响,这些比政客的狠话实在多了。 内塔尼亚胡的底气,多半来自美国的默许。华盛顿最近给了以色列不少军援,让他觉得腰杆硬了。可他没想想,美国自己都在跟中国缓和关系,国务卿布林肯刚说了“要避免对抗”,以色列跳出来当出头鸟,多少有点不合时宜。有智库专家说:“他这是想转移国内矛盾,毕竟司法改革闹得太凶,得找个外部话题转移视线。” 最尴尬的是那些喊着“跟着以色列反华”的小国家。立陶宛之前跟着起哄,结果被中国反制,出口额掉了一半,现在正偷偷找中国企业谈合作。以色列要是真跟中国闹僵,怕是会步立陶宛的后尘。特拉维夫大学的教授在专栏里写:“把中国当成卡塔尔,是对中国实力的误判,也是对以色列利益的伤害。”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拼的不是谁嗓门大,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色列在中东再横,也不能不吃饭、不做生意。中国市场的分量,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不是几句警告就能改变的。内塔尼亚胡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最后吃亏的还是以色列自己——毕竟,能赚钱的朋友,总比能惹事的对手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老乡最是味儿

老乡最是味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