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绘深情!#安徽七旬老人用铅笔定格儿孙时光肖像#】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水吼镇程湾村,75岁的董学东依然握紧铅笔,在一方安静的工作室里,继续他跨越四十多年的绘画之约。9月18日,大皖新闻记者走访了这位乡村老人,记录下他用艺术温暖岁月的故事。
董学东的工作室并不大,墙上挂满了一幅幅装裱细致的铅笔画——都是他儿孙幼时的面容。1979年,他亲手为三个儿子画下肖像,当时小儿子还不满一岁。“那时候拍照不容易,我就自己动手画,留个念想。”如今,他已白发苍苍,却打算用铅笔再次为孩子们画像,“跨越四十多年的对比,一定很有意义。”
绘画之外,董学东还精通书法、二胡、唢呐等多种艺术。虽未曾接受专业训练,但凭借兴趣与天赋,他将这些爱好变成了支撑家庭的手艺。农忙之余,他靠画肖像、建筑彩绘和吹奏唢呐贴补家用,艺术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成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支撑。
“画人像要抓住神韵,注意五官的比例和轮廓。”他回忆,起初画得并不好,便主动向村里老艺人请教,慢慢摸索出门道。如今他的作品笔触细腻、形象生动,备受乡亲称赞。
在他的家中,摆放着二胡、笛子、口琴等乐器,墙上贴满手抄的简谱。年轻时,他是村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一把二胡拉出无数动人曲调。如今虽年事已高,他仍时常抚琴自娱,音乐的旋律伴随他度过了大半个世纪。
“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文艺让我这一生又充实、又快乐。”董学东笑着说。在这位乡村老人的身上,我们读懂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