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应邀在宁夏作协、宁夏文学艺术院西海固基层作家培训班讲抗战的专题。其实,我是更想听作家们讲,因为作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敏锐的感知,以及对文字的驾驭是独到的。
我有海原下乡插队的经历,每与海原籍的名作家南台、石舒清用海原方言交谈,颇为快慰。我曾拍摄海原乡间的专题组照,请南台和石舒清为文发表在当年的《宁夏画报》上。如《门与人》、《摩托车与人》、《最后的窑洞》、《老堡子》等等(图2、3、4)。我对西海固充满情感!今天的讲座中,我讲到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学生绘制的宁夏固原瓦亭和隆德地图时,我的西海固方言脱口而出。
讲座中说到勿忘国耻,于我而言,耻在昔日侵略者对我国的深入调查,至今只知些皮毛。如日军对我南北方人国民性的研究竟在战前被当时只是少佐的板垣征四郎写进陆军大学的《兵要地学》教材中。同时,我指出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的日本地理学者小川琢治,以及人类学者鸟居龙藏等文人(图7、8)……
课毕听众纷纷要求签名合影,其热情也证明对讲座内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