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8年,富察皇后病死,丧礼上,大阿哥永璜哭而无泪,乾隆勃然大怒,一脚将其踢倒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2025-09-21 03:42:24

1748年,富察皇后病死,丧礼上,大阿哥永璜哭而无泪,乾隆勃然大怒,一脚将其踢倒。此后,永璜郁郁寡欢,在两年后死去。[紫薇别走] 一艘御船静静停泊在德州运河上,船舱内传来阵阵哭声,这哭声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永远闭上了眼睛。 富察氏的离世,改写了太多人的命运,特别是皇长子永璜,他做梦也想不到,仅仅因为在继母的丧礼上哭得不够伤心,就会彻底断送自己的前程。 她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李荣保官至察哈尔总管,雍正五年,还是宝亲王的弘历迎娶了这位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子为嫡福晋。 新婚燕尔的日子里,富察氏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才干,她不仅把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难得的是从不恃宠而骄,这让弘历对她刮目相看,两人感情日渐深厚。 乾隆登基后,富察氏自然成为皇后,她为乾隆生下二子二女,其中嫡长子永琏更是被乾隆秘密立为太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永琏九岁时因病夭折,随后皇七子永琮也在两岁时早夭。 连续失去两个儿子的打击,让富察皇后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重创,乾隆眼看着爱妻日渐憔悴,决定带她东巡散心,谁知这次出行,竟成了两人的永别之旅。 富察皇后感染风寒,病情一度好转,但返京途中行至德州,病情突然恶化,御医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位贤后香消玉殒。 他下令将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原样保留,甚至把她病逝时乘坐的青雀舫运进紫禁城永久保存,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平日宽厚的皇帝,在处理丧仪时变得异常严苛。 他亲自为皇后定下“孝贤”的谥号,并要求所有人都要表现出极致的哀痛,从王公大臣到宫女太监,稍有不慎便会受到严厉惩处。就在这种氛围下,悲剧发生了。 二十岁的皇长子永璜,在迎丧仪式上的表现让乾隆极为不满,乾隆当众斥责永璜和皇三子永璋“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并直接宣布:“断不可承继大统。”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改变了永璜的命运,永璜虽是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早在他年幼时就已去世,他在宫中的地位本就微妙。如今被父皇公开剥夺继承权,无疑是致命一击。 永璜变得沉默寡言,再也不复往日的朝气,宫中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绝望的气息,乾隆对他也没了好脸色,时常批评他资质平庸。 乾隆派遣御医前往诊治,为时已晚,永璜对前来探望的乾隆说:“儿臣不能再侍奉皇父了,”说完这句话,他便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三岁。 永璜去世后,乾隆追封他为定安亲王,并亲自作诗悼念,诗中写道,朕心实不忍,奈何命如此,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悔恨与无奈,让人动容。 这场因为丧礼引发的风波,影响远不止于此,因处理丧仪不当而受处分的官员多达百余人,其中包括两位总督和多名尚书级别的高官,有的被降职,有的被流放,甚至有人被赐死。 热评一览: 乾隆这是典型的“情绪转移”啊!自己痛失爱妻,却把气撒在儿子身上,永璜作为庶长子,本来在宫里就活得小心翼翼,这一脚直接踹碎了他的所有希望。 永璜简直像极了“职场小透明”,老板心情不好,底下人稍微表现不到位就直接出局,所以说,无论在哪儿,情商和“演技”有时候真是保命符。 乾隆后来后悔了,又是追封又是写诗,但人都没了,做这些还有什么用?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真的会影响一生,放在现在,这就是典型的“家长式权威”悲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家更是这样,乾隆对富察皇后是真情,但对其他儿子也是真严厉,毕竟储君之事关系国本,他可能也是怕儿子们有非分之想,才用这么激烈的方式断绝念头吧。 如果你是永璜,在嫡母的丧礼上,你会选择“假装痛哭”保全自己,还是坚持真实情绪但可能遭殃? 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与理由! 信源:《清史稿》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