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康辉的母亲在离世前,拉着康辉的手哽咽道:“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孙子,我心有不甘,但却无力回天。”[凝视] 197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的康辉,从小就是个学霸,中考时取得全市前五名的好成绩,高中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1989年他如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成为了日后央视名嘴云集的89级播音班一员。 他的同学中有观众熟悉的海霞、王雪纯等人,这个班级可谓群星璀璨,而康辉在班里不仅成绩优异,还担任班长和学习委员,是同学眼中的“学霸担当”。 大学期间康辉认识了比他小两届的学妹刘雅洁,两人的相识过程并不浪漫,甚至可以说康辉的表现有些“直男”,第一次正式约会时,他直接否定了刘雅洁想点的汤,理由是“不好喝”。 逛街时康辉只买了一根冰棍作为招待,这种过于实在的性格让刘雅洁哭笑不得,但或许正是这份真诚打动了她。 毕业后两人先后进入央视工作,康辉从1993年开始在央视新闻中心工作,2006年进入《新闻联播》,成为国脸之一,刘雅洁则在央视财经频道担任制片人。 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让两人的生活节奏异常紧张,康辉曾在自传《平均分》中提到,新闻主播的工作压力巨大,每天都要保持高度专注,一个小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康辉夫妇选择了不要孩子,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两人都将事业放在了人生的重要位置。 康辉的父母对此虽有遗憾,但也理解儿子的选择,母亲是个传统的中国女性,内心深处自然希望能抱上孙子,但她从未给儿子施加压力。 后来康辉的母亲因病去世,在《朗读者》节目中,康辉回忆起母亲生前的最后时光,几度落泪,他说母亲临终前“心有不甘,但却无力回天”。 最让康辉痛心的,不是关于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陪伴母亲太少,他在节目中坦言,因为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甚至连一张和母亲的合影都没有留下。 “我是个不孝的儿子。”康辉在节目中这样评价自己,这种自责和遗憾,让观众看到了这位新闻主播内心柔软的一面。 母亲去世后,康辉更加珍惜与父亲相处的时光,他在采访中提到,现在会尽可能多地陪伴父亲,弥补过去的缺失。 关于丁克的选择,康辉夫妇至今没有公开表示过后悔,在他们看来,人生的每个选择都有得有失,重要的是承担选择的后果并继续前行。 康辉的故事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现代社会,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始终是个难题。尤其是对于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来说,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新闻工作者、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等群体,常常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他们承担着社会责任,却往往要牺牲个人和家庭时间。 康辉曾说新闻主播看似光鲜,实则背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每天面对镜头时的从容,是无数个日夜积累的专业素养。 有人认为事业成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有人则认为家庭美满才是真正的幸福,更多的人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试图兼顾却常常顾此失彼。 康辉的遗憾或许在于,当他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时,母亲已经离开,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是许多人共同的心结。 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如果,康辉选择将这份遗憾化为动力,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他依然在《新闻联播》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同时也在努力平衡工作与生活。 对于普通人来说,康辉的经历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是否忽略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 有网友评论说,看了康辉的故事后,立刻给父母打了电话,也有人说,决定减少加班时间,多陪陪家人。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但亲情的珍贵是共通的,康辉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 如今的康辉依然活跃在荧屏上,他的专业和敬业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但在镜头之外,他也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儿子、丈夫。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每个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重要的不是后悔过去,而是把握现在,珍惜眼前人。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纠结?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期,你会选择全力冲刺还是兼顾家庭?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最想弥补的遗憾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现在父母太没有人性了!我的小区这两天发生了一件让人痛恨的事!有一个小女孩从20
【66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