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于昨日正式公告,应德国企业LANXESS的申请,决定对中国出口的烷基磷酸及其钠盐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主要用于工业领域。 这消息一出来,国内相关企业可都坐不住了。这LANXESS可不是什么小角色,人家可是从拜耳集团拆分出来的德国化工巨头,在特殊化学品领域那是响当当的存在,经过多年发展,在阻燃剂、润滑油等细分市场都能排进全球前三。它突然搞这么一出,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心思? 从行业角度看,中国这些年在烷基磷酸及其钠盐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发展迅猛。就拿2021年来说,中国可是这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出口额高达9.16亿美元,把德国、荷兰这些传统化工强国都甩在了后面。靠着成熟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能,中国产品不仅价格有优势,质量也不差,在国际市场上那是越来越受欢迎,不少欧洲企业都得从中国进口,来满足自身生产需求。 那LANXESS为啥要申请反倾销调查?说是保护自身产业,可仔细想想,更多是想打压竞争对手。这几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太稳定,化工行业竞争愈发激烈。LANXESS虽说一直走高端路线,可面对中国产品的价格冲击,市场份额还是受到了影响。2024年它的销售收入下降了5%,虽说有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降低的因素,但中国产品抢占市场肯定也是原因之一。再加上它刚完成从传统聚合物生产商向高附加值特殊化学品公司的战略转型,正想巩固在新领域的地位,这时候对中国产品下手,就能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这次调查对中国相关企业来说,冲击可不小。要是被认定倾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价格优势就没了,订单大概率会大幅减少。一些以出口欧盟为主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订单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甚至有些企业可能会因为这场贸易摩擦陷入经营危机。不过,中国企业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之前面对类似的反倾销调查,像光伏产业,中国企业积极应诉,通过提供详实的成本数据和市场分析,证明自身产品没有倾销,最后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这次涉案企业也能联合起来,找专业的律师团队,准备充分的证据,积极应对调查。 从更宏观的层面讲,这种贸易摩擦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也会产生影响。烷基磷酸及其钠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一旦中国产品受限,欧盟相关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要么提高采购成本,要么得重新寻找供应商,不管哪种选择,都可能影响欧盟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全球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价格。 这场反倾销调查,不只是中国企业和LANXESS的较量,更是全球化工产业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未来结果如何,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8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已经降低至9.2%,不知道美国还有什么筹码来对中国造成实质性
【20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