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原配,其实都不知道自己家的真是财务状况
这个数字,可能我还说的保守了些。
在我这些年经手的案例中,许多妻子对家庭财务的认知仍停留在"他每月给家用""我知道工资卡密码"的层面。这就像你拥有一家公司,却从不看财报,只听合伙人口头汇报盈亏。
这就是把命运的缰绳,亲手交给了别人。
去年冬天时候,有位来咨询我的女士,她和丈夫经营一家建材公司,她丈夫最近这几年,老说"行业不景气勉强收支平衡",要么就说“哪里哪里又亏损了”。
5年时间,她靠着丈夫每月给的两万家用,既负责孩子的花销,还有老人过节的钱、一般的人情往来,也都从这笔钱里出,精打细算,从未怀疑。
直到丈夫外面的女人直接发来挑衅信息,她才警觉。
好在她虽然没啥警惕性,但情绪也稳定,知道自己搞不明白这些事儿,就来找我。
我团队的老师特意去到她所在的杭州,帮她实地收集“信息”结果让她脊背发凉:
事实上,她丈夫这个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超500万,但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至其胞弟控制的销售公司;
丈夫以"扩大经营"为由,用婚后房产抵押贷款600万,其中400万分多次转入那个女人的账户;
最关键的是:丈夫签署的多份借款协议,债权人都是第三者亲戚。一旦离了,这些"债务"需要夫妻共同承担。
她以为的家境平平,实则早已危机四伏。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她不仅分不到应得财产,更可能背负巨额"共同债务"。
所以,真正清醒的原配,在婚姻中还是要有点点“审计思维”的,情感可以流动,但财产必须清晰。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财务迷雾"中挣扎,或者你感觉到家属有比较异常的支出,多长得心眼没坏处。
其实卢老师的内容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因为我这十八年也就做这么一个工作,就是婚姻咨询。
所以我的受众也是这方面有疑惑需要解决问题的人。
没遇到过这些问题的,您就当卢老师在给你提个醒,当个过眼的小故事听听就行。
还是那句话,当你把财政权抓回手中时,会发现很多问题突然就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婚姻可以基于信任,但保障必须源于清晰。
如果你想和我聊聊,就关注我,后台发“破局”,我带着你找突破口。[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