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总师:中国的两款六代机,可能再一次出人意料! 大家一提起六代机,

小茹吖 2025-09-19 08:44:31

歼 - 35 总师:中国的两款六代机,可能再一次出人意料! 大家一提起六代机,脑子里多半是些 “高大上” 的画面。要么是速度快到突破数倍音障,要么是隐身性能强到能躲开所有先进雷达,总觉得这玩意儿离现实特别远。 但最近有个人的发言,把这种 “遥不可及” 的印象拉回了地面,这人就是歼 - 15、歼 - 35 两款明星战机的总设计师 —— 孙聪院士。 2025 年 1 月 17 日,北京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航空航天医学高峰论坛。孙聪院士在会上做了场题为《战斗机发展的思考》的演讲。 他没跟大家聊六代机有多炫酷的新功能,反而直接点出了现在战机研制的 “老毛病”—— 周期太长。 你知道现在造一款全新战机要耗多久吗?孙聪院士在演讲里说得很明确:通常得 15 到 20 年。这可不是简单等几年的事儿,这么长的时间里,航空技术早就更新好几轮了。 比如某款战机刚立项时,用的还是当时最先进的雷达技术,等它花 20 年造好出厂,同款雷达可能已经成了 “落后款”。 更别说这过程还特别烧钱,业内有数据估算,一款五代机的研制费用就得上千亿,要是按老路子搞六代机,成本只会更高,这对任何国家都是不小的负担。 孙聪院士给的解决办法,听着还挺接地气 —— 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 咱先琢磨琢磨手机的逻辑,现在的手机都是模块化设计,摄像头、处理器、电池都是独立零件。 摄像头拍不清了?换个更高像素的模块;电池不耐用了?直接换块新的;系统卡顿了?升级个软件就行,根本不用把整个手机换掉。 战机要是能这么玩,之前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孙聪院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把战机当成一个 “基础平台”,雷达、航电系统、发动机甚至武器挂架,都做成可单独拆卸、更换的模块。 比如将来有了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不用把整个战机拆了重造,直接把旧雷达模块卸下来,装上新的就行。 这么做的好处特别实在。首先是省钱,之前改个技术得动整机,现在换个模块就行。 然后是省时间,原来 15 年的研制周期,现在 8 到 10 年就能搞定,差不多能缩短 40%。 这事儿跟中国的两款六代机有啥关系?为啥说可能 “再一次出人意料”? 因为现在美俄搞六代机,思路还停留在 “整机突破” 上 —— 想一次性造出一款各方面都顶尖的战机,还是老一套的 “长周期、高成本” 模式。 但中国要是走模块化的路子,等于换了个全新玩法,这本身就超出了外界的预期。 而且中国有个别人比不了的优势 —— 消费电子领域的模块化经验。 咱造手机、家电这么多年,早就有了成熟的模块化供应链:比如某厂商专门做手机摄像头,某厂商专门做处理器,大家分工明确,还能把成本控制得很好。把这套经验用到战机上,能少走很多弯路。 孙聪院士可不是随便说说,他有实打实的经验撑着。之前他设计歼 - 35,作为舰载机,就得考虑航母的特殊场景:空间小、任务杂。 要是歼 - 35 能换模块,一会儿能空战,一会儿能对地攻击,一会儿还能侦查,航母上就不用带那么多不同型号的战机,效率能提一大截。 这种 “以变应变” 的思路,延伸到六代机上完全说得通。 其实孙聪院士 “道破” 的不只是一种技术方向,更是一种产业思维的转变。 之前大家总觉得军工就得 “高精尖、慢工出细活”,但现在发现,把消费电子的 “灵活劲儿” 跟军工的 “严谨性” 结合起来,反而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信息来源:2025 年 1 月 17 日他在第三届中国航空航天医学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战斗机发展的思考》

0 阅读:1916

评论列表

自在佛爷

自在佛爷

4
2025-09-19 13:05

那孙院士有没有想过量的问题呢 手机电视机随便一造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台 飞机可以吗 听说霉国最多也就三千多架 中国好像连两千架都不到 还要分不同的机型 比如电子战飞机 雷达要大飞机机头就要大 可战斗力不需要那么大机头啊 那如何解决单一机型模块化带来的成本上涨问题呢

凹凸man

凹凸man

3
2025-09-19 12:06

轰6到轰6N是不是这个路子

zhang3210

zhang3210

3
2025-09-19 10:28

[赞][赞][赞]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2
2025-09-19 13:18

关键要做到子系统标准化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2
2025-09-19 11:51

F35就这思路,换换升级软件就行。思路是超前的,但印度工程师连第一代都没搞通,后面就别玩了。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