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石二群抢走银行208万元,逃脱后,他脱胎换骨成了亿万富翁,不仅娶了4个妻子,还生下12个子女,他本以为生活会一番风顺的生活下去,没成想一个小习惯,将他隐藏多年的身份彻底暴露! “其实十年前就想跑了,就是太贪了,想多赚几年……”2015 年河南驻马店公安局的审讯室里,石二群坐在铁椅上,双手戴着手铐,曾经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略显凌乱。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时,没有太多情绪,却道尽了他 16 年双面人生的核心 —— 用抢劫的赃款起家,靠房地产积累亿万财富,最终还是栽在了 “贪念” 上。 这个在驻马店地产界呼风唤雨的老板,发家的第一桶金竟沾满血腥。 2000 年初,石二群带着抢劫银行分得的 100 多万元赃款回到驻马店时,对外宣称是 “在云南做走私生意赚的钱”。 当时当地房地产市场刚起步,地价便宜,他瞅准机会,用这笔钱拍下了城郊一块闲置土地。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他没等审批手续齐全就开工建商品房,甚至违规加盖楼层 —— 按照规划只能建 6 层的楼,他硬生生加到 8 层,面对监管部门的警告,他靠着疏通关系蒙混过关,第一批房子很快售罄,净赚数百万元。 这次 “成功” 让石二群尝到了甜头,也让他更加肆无忌惮。 2006 年后,他成立房地产公司,专门找那些产权模糊的地块 “下手”—— 有的是农村集体土地,他伪造手续改成商业用地;有的是拆迁地块,他用低于市场价的补偿款逼迫居民搬迁,遇到不肯搬的,就雇佣社会人员上门骚扰。 靠着这些 “灰色手段”,他的项目越做越多,年收入从几百万元涨到数千万元,还投资了休闲农庄和商贸公司,成了当地有名的 “纳税大户”。 但鲜少有人知道,石二群的 “狠劲” 早在 1999 年抢劫银行时就暴露无遗。那时的他,还是个被工程款拖垮的小包工头。 1996 年,三家建筑公司共拖欠他 200 万元工程款,他带着工人去讨要,却被对方辱骂、驱赶,甚至被保安打伤。 走投无路的他,在 1998 年结识了几个刑满释放人员,萌生了抢劫的念头。 为了抢银行,他带着同伙连续半年去目标银行踩点:每天早上假装去附近早餐店吃饭,观察运钞车的路线; 下午扮成商户去存款,摸清银行内部的监控位置和工作人员作息; 甚至特意买了块和银行防弹玻璃同款的玻璃,用铁锤测试硬度,确定 “能砸破” 才制定作案计划。 1999 年 12 月案发当天,石二群带着弟弟和三个同乡,穿着统一的深色外套,戴着鸭舌帽,手里提着装着自制枪支和铁锤的布袋。 他们算准傍晚商户存款的高峰期动手,连开 8 枪震慑人群,用铁锤砸破防弹玻璃后,仅用 3 分钟就装满 208 万元现金,随后推着自行车混入下班人群 。 之所以选自行车,是因为当时摩托车和汽车容易被排查,自行车更 “不起眼”。 逃亡的日子里,石二群的同伙有的沉迷赌博,很快将赃款挥霍一空;有的因打架斗殴再次入狱,只有他选择 “洗白” 身份。但即便成了亿万富翁,他也从未真正安心。 他娶了 4 任妻子,却从不敢让她们知道自己的过去;他给子女买最好的礼物,却从不敢带他们去案发地;他甚至养成了 “每周更换手机号” 的习惯,生怕被警方追踪。 可百密一疏,2015 年夏天,他为了方便联系农庄的果农,连续一个月没换手机号,警方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这个 “异常稳定” 的号码,顺藤摸瓜找到了他的下落。 被捕后,石二群的商业帝国很快崩塌 —— 他的房地产公司因涉嫌违规操作被查封,资产被冻结,休闲农庄也因拖欠工资关门。 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纷纷与他划清界限。2017 年,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石二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如今,石二群在监狱里服刑,曾经的亿万财富化为乌有,4 任妻子也各自带着子女离开,只有在会见日,偶尔有子女来探望他。 他在狱中写的忏悔书中提到:“如果当初没有选择抢劫,哪怕慢慢讨回工程款,也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贪念就像毒药,一开始只是想多赚点钱,最后却把自己推向了毁灭。” 石二群的人生,是一场由贪婪主导的悲剧。他用违法犯罪的手段摆脱困境,却在财富积累中迷失自我,以为能靠 “洗白” 掩盖过去,最终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这个案例也警示世人:任何靠罪恶起家的 “成功” 都是空中楼阁,一旦触碰法律红线,无论隐藏多久、伪装得多好,终会付出代价。 主要信源:(央广网——《银行劫案匪首16年后成“地产大鳄” 进军房地产一年挣千万》)
震惊!“化骨水”事发地又发现两桶氢氟酸!据说警察连夜出动,挖了2遍,又挖到了2壶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