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支持西贝反对老罗,老赵翻车了?NO,今天我们聊聊这件事情背后的逻辑问题:爱抬

睿昊聊科技 2025-09-18 15:30:58

因为支持西贝反对老罗,老赵翻车了?NO,今天我们聊聊这件事情背后的逻辑问题:

爱抬杠的网友我劝你不要往下看了,以下的科学逻辑能看懂的人不多,我也不太想和抬杠的人打口水战,既没兴趣,也没时间。

关于预制菜,谁吃的又不是预制菜呢?这天下,100%的人,吃的都是预制菜。

当然,谈到预制菜,我们有狭义的定义,也有广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是国家规定的预制菜,只需加热即可食用的;广义的定义是吃之前有加工工序的就算,包括调料,包括冷冻金枪鱼,所以也包括米其林餐厅。所以广义上,除了煮玉米棒之类的,其余我们吃的所有菜肴,都是预制菜。

当然我在谈到西贝和罗永浩之间的争执时,早就定性了这是罗永浩的一个情绪宣泄行为。

至于西贝的贾国龙应对舆情之类的行动,让我完全没有想到,也是大跌眼镜。

我看到了西贝道歉的内容,但我觉得西贝没有必要道歉。从科学角度来看,餐饮行业集约化、工厂化、流水线化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开启这个进程的是肯德基,然后后续还有麦当劳、必胜客等等。

作为后起新秀,西贝后厨的那些西兰花、冷冻鱼、羊排属实算不了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合规的。

我知道大家关心的不是是否合规的问题,而是健康问题。但这里你们至少要听我们这些搞科学的讲一讲,而不是听那些网红宣泄情绪。

感官上可能接受不了,但是从理性角度去考虑,那个保质期两年的冷冻西兰花可能确实是最稳定健康的选择。当然这里所说的是保质期两年,而不是让大家吃临期食品。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所以肯定是越早食用越好,但保质期长这件事情,绝对说明其加工工艺当中充分使用了巴氏杀菌和紫外线杀菌等等方法,而且冷冻的过程也必须是速冻的,否则达不到这样的保质期限。至于有人说给西兰花加防腐剂之类的事情,我觉得不需要,因为正常工艺流程就能保障的事情,没有必要加防腐剂进去,况且流出的图片里面,配料表也没有防腐剂。

科学上来看,其实冷冻的肉类和青菜,在多数情况下更加有利于健康,因为这意味着标的食品只要按照规则存储,就不会发生变质。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西兰花在煮熟的情况下,通过速冻的方式,最好的保存了其营养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来源地筛选,因为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城市所买到的新鲜西兰花都能达到没有农药残留、没有转基因的情况,中央厨房集中采购,或者无公害蔬菜产地集中速冻加工,是一条很好的解决问题路径,比如新疆的西红柿罐头。

第二个例子是,如果是三十度以上的夏天,你去一个饭店,厨师给你炒的鲜肉放了一个上午变质了,或者西兰花在常温放了一周生霉了,你吃了就可能腹泻。因为蛋白质变质很快,西贝对西兰花的做法,其实和米其林餐厅储存金枪鱼的方法是一样的,甚至比米其林储存金枪鱼的技术更先进。

当然很多人讲,老赵所说的都是特殊情况,正常情况下谁不想吃新鲜的呢?(以下补充这一点误区)...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地球上人很多,用有限的土地供养越来越多的人类,其实农业资源和农业供给能力在未来一定会出现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食品加工行业包括饭店进行升级,一个维度上可以保证健康,另一个维度上还能减少浪费。

这个发展方向一定是二八分的,即到本世纪中叶以后,也许80%的人,饮食将量化营养成分,采用科技手段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20%的人饮食保持天然加工、自然服用。我现在就是这样,科学饮食,缺少蛋白质了就补充蛋白,缺少碳水了就补充碳水,每天按照身体所需和科学指标进行维生素配比、钙的配比等等,再加入各类其它营养成分,只是每周周末会吃点炒菜之类的传统食品。

在这里大家总是被所谓的“科技与狠活”洗脑,其实所谓的科技与狠活并不是绝对的错误,比如我有一个朋友,搞化学的,当初就问我喜欢吃什么,但凡我能拿出来相关的食品,他就能调制出相应的味道,这是从分子角度切入的。我一开始也吓一跳,但是后来想一想,只要成分是与天然成分一样的,分子式相同,而且对人体无害,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更何况通过这种方式还能降低摄入其它危险成分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一些蔬菜有很多农药物质残留,如果我们吃菠菜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铁,那我们就没有必要直接吃菠菜,因为菠菜里面除了包括洗不掉的农药残留(检测达标的也有残留)对人体有伤害之外,还包括草酸等物质,这是影响铁元素的吸收的,如果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直接萃取其中的有益成分,把有害成分去除掉,那岂不是直接吃菠菜精华就可以了?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事实上也有一些坑人的化学家,要么是技能有限,要么是为了节约成本,而调配出那些味道与原始味道相同,分子式却完全不同,甚至是调配出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这才是我们应当反对的事情。

总之,就像0度的水和0度的冰哪个更凉的问题一样,大家在感官上的认知往往并不理智也不科学,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辩证的看待人类食品向现代化科技化迈进的过程。

前几天有人在评论区说“老赵你说的比唱的好听,你怎么不去吃两年保质期的西兰花?”

事实上,基于以上的思维逻辑,老赵不但敢吃这种西兰花,而且就算你给老赵拿来蟑螂做的蛋白粉,老赵吃起来也没有什么顾忌,只要达标了就好。

说到达标,其实我知道大家关注西贝和罗永浩事件,无非就是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涉猎的维度是很广泛的,比如生物的育种过程是否涉及到一些对人体潜在威胁的转基因分子植入?比如农业种植养殖过程中是否涉及到滥用农药兽药,是否有激素残留?比如农产品深加工之前的储备环节是否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比如深加工车间的环境设备以及人员是否达标合规?比如本应速冻的食品是否做到了真正的速冻,深加工食品是否存在防腐剂违规?比如新鲜蔬菜和冷冻食品的储运过程是否做到了温度恒定?比如制熟过程中的卫生环境,制熟过程中是否使用了不合规的调味制品?比如菜肴制熟以后的放置环境放置时间是否会导致食品变质?等等这一系列问题。

如果这些环节很难理解,那么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苯甲酸雌二醇是一种兽药,它能够促进动物生长,让鸡、猪、牛都能更快出栏卖钱,所以像某德基这样大量使用鸡肉的公司就可以默认养殖场大量使用这种药物养殖,以降低采购成本。

有人说,对于兽药,国家不是有相关标准进行限制吗?对,请你打开GB31650-2019及其补充版GB31650.1-2022,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在“允许用于食品动物,但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兽药”中,清晰写着“4.3.4 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尽管社会面一直呼吁养鸡时停止使用激素,尽管相关方面一直说自己的鸡肉符合标准,但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执行检测,白羽鸡集团输出的鸡肉里面有再多的雌二醇激素也都是合格鸡肉。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句,怪不得年轻一代人长得越来越快,怪不得男性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怪不得LGBT群体在某些地方大行其道,某些意识形态监管部门前期只是关注到了相关的舆论和群体,完全没有关注到其背后的生物学机理及其食品药品检测漏洞。

话题再回到网友普遍关注的西贝西兰花问题上,西兰花的学术名称是“青花菜”,在GB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当中,与青花菜相关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残留检测指标就多达数十项,每项都是一种化学药剂,多数杀虫剂的残留只要低于每千克1毫克或0.5毫克即为合格。那如果我是某个种植户,每种杀虫剂用到每千克0.4毫克,连续用几十种,是不是也是合格的呢?嗯,应该也合格。但我不敢吃。

所以我在之前的表述当中,认为集团化、体系化的餐饮服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强制标准太容易绕过去了,完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随着各类新鲜狠活的产生,很可能永远有办法绕过监管。

所以要让我们中国自己的良心企业家来掌控食品的原产地供给、掌握预加工工艺的每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支持中餐连锁化发展、供应链高度集约化发展、备菜备品高度产业化发展的立意和理由。

西兰花问题的核心是:如果没有西贝的产业筛选,你能买到的西兰花真的放心吗?如果不用统采的速冻西兰花,当地采购的新鲜西兰花真的健康吗?

很多老百姓总是关注到一些有人想让你关注的事情,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问题,我就非常好奇大家在批判西贝使用冷冻黄花鱼的同时,是如何联想不到米其林餐厅冷冻金枪鱼的呢?是的,只是响应了某些媒体人给你们的聚光灯导向而已。

我不知道罗永浩批西贝的初衷是什么,也不知道其背后有没有更加深层的利益链条,但我知道西贝的发展一定侵占了某些其它餐饮集团的市场,有很多外资餐饮集团是不希望中国本土餐饮集团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西贝的贾国龙而言,无则加勉,有则改之,把企业做好,把中餐的健康和标准化做好,让消费者满意,承担更多社会就业岗位责任,比什么都强。

有的没的,就说这么多,更深层的解读就太长篇大论了,各位都好自为之吧。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风清云淡

风清云淡

2
2025-09-18 17:45

支持老赵的表态,点赞[点赞][点赞]国内的企业也很不容易,可以监督改善,但煽动社会情绪制造舆论的恶意行为就不得让人觉得是一场对中国餐饮经济有预谋的故意破坏!

大风

大风

1
2025-09-19 13:37

把喂狗的食物取个预制菜的名字卖给人吃。

林世杰

林世杰

1
2025-09-18 21:01

这家伙那来的?什么意思?

睿昊聊科技

睿昊聊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