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一男子回乡创业17年,开了个工厂,但欠银行债务1400万元,然而银行却

拾九观人间 2025-09-18 11:42:25

四川眉山,一男子回乡创业17年,开了个工厂,但欠银行债务1400万元,然而银行却突然将这笔债务以126万元打包转卖给4个自然债权人手中。谁知这笔债务越滚越大,5年多时间已达到了5125万元。现在这4个债权人将要求将男子的厂房拍卖掉还钱,但男子不同意,甚至质疑债务的虚高,以及债权的真实性,可债权人们却坚称获得债权的程序是合法的。   四川眉山天府新区青龙园区,实控人白尚清却攥着法院送达的拍卖裁定书,指节泛白。   可眼下,一笔1400万的银行贷款,经过五年多的辗转,竟滚成了5125万的“天价债务”,连他一手建起的30亩厂房,都要被推上拍卖台。   故事得从2006年那场招商引资会说起,当时眉山彭山(现彭山区)的招商团队到温州推介,土生土长的眉山人白尚清动了心。   2008年,青龙金属在青龙园区落地,200多名工人里,有一半是周边村里的乡亲。   可建厂初期,一道“坎”让他始料未及:厂区离岷江近,排污许可证前前后后办了五年,直到2013年才批下来。   这五年里,厂房建设、设备采购花了7000多万,全靠白尚清早年的积蓄和亲友拆借,企业还没投产,资金就见了底。   为了让工厂转起来,白尚清先找天府银行贷了900万,用厂房做了质押。   可没想到2012年,银行突然要求提前终止贷款,让他一次性还本。   那会儿工厂还没盈利,白尚清只能凑了100万本金、177万利息还上,剩下的窟窿实在填不上。   经银行协调,2013年他又跟大连银行成都分行签了1400万的贷款协议,“借新还旧”才把天府银行的债务清了。   起初还款还算顺利,2013到2015年,青龙金属陆续给大连银行付了319万利息。   可2015年金属行业遇冷,原材料涨价、订单减少,企业营收掉了近三成,每月几万的还款渐渐扛不住了。   白尚清带着财务跑了十几次银行,终于谈妥了分期方案:2018年每月还1万,2019年起每季度还5万。   他跟财务胡晓芳反复交代,后来还主动把还款额提到了每季度6万。   2020年起更是按法院要求,把钱直接打进彭山区法院的执行专户,累计已还本金145万,一笔都没差过。   白尚清以为“缓过来了”,可2019年的一个消息,让他彻底懵了,大连银行把他的贷款打包卖了。   后来他才查到,2019年大连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到了3.93%,比前一年高了1.64个百分点,为了“降不良”。   银行搞了个“不良清收百日会战”,把包括青龙金属在内的30多家企业债权捆成一个包,总本息5.89亿,却只卖了5325万。   其中,他那笔还有1376万本金没还的贷款,估值仅126万,连一折都不到。   更让他生气的是,银行卖债权前,连个电话都没打给他。   2021年2月,厦门那家买了债权的资管公司,又把包卖给了上海庚埠商务服务合伙企业。   可这家企业的注册资金才100万,连承接上亿不良资产的资质都存疑。   没过半年,上海庚埠又把青龙金属的债权单独拆出来,以1300万的价格卖给了周某江等四名自然人。   直到2024年,这四名自然人突然找上门,拿着债权协议要他还5125万,还直接向法院申请拍卖厂房。   “5125万怎么算出来的?”白尚清找对方要债权购买的付款凭证,对方拿不出来;问利息怎么涨这么快,对方只说“按合同算的”。   胡晓芳翻出原贷款合同,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借款利率是基准利率6%上浮35%,也就是8.1%,就算有逾期罚息,按规定也不能超过24%。   可从2021年债权转到自然人手里,到2025年这四年多,利息竟从674万涨到了3748万,翻了近6倍,这显然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   更让人费解的是债权转让链条里的“猫腻”:上海那家100万注册资金的企业,怎么能接下上亿的资产包?   四名自然人没拿出付款凭证,又凭什么申请强制执行?   网友们在评论里说得直白:“银行宁愿一折甩卖债权,也不给企业减点压力,这哪是帮企业,是把企业往死里推”   眼下,法院还在组织调解,白尚清把这些年的还款记录、纳税证明都整理好了,就想让法院重新算清债务。   他不是不还钱,是不想还“糊涂钱”,更不想让十七年的心血毁在一笔“天价债务”里。   银行要降不良率没错,但不能不管企业的死活;那些资质不够的公司,也不能随便接手债权,让“债权转让”变成“债务加码”的工具。   毕竟,像青龙金属这样踏实经营、按时纳税、认真还款的企业,才是地方经济的“底气”。   信息来源:时代周报2025-09-16发布:1300多万贷款被大连银行低价甩卖后,变成5000多万债务,一家川企困在债务中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