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酸!”9月16日报道,湖南邵阳,一所乡村小学里一年级只有一个小女孩,而整个

拾九观人间 2025-09-18 10:42:29

“好心酸!”9月16日报道,湖南邵阳,一所乡村小学里一年级只有一个小女孩,而整个学校也才14个学生,老师表示,虽然学生少,但是他们和其他学校一样,语数外,体音美都有,学生们在学校也很开心,网友:村里学校空着,而城里的教室恨不得把人挤在墙上!   清晨七点的邵阳深山,薄雾还没裹紧山头,村小的五星红旗就先飘了起来。   旗杆下站着14个身影,最小的是一年级学生小语,扎着歪歪扭扭的羊角辫,手里攥着老师昨天给的小红星贴纸,眼神跟着国旗往上飘。   旁边的刘老师比她还紧张,时不时帮她理理歪掉的红领巾,唱国歌时特意放轻了声音。   怕自己的大嗓门盖过孩子的声音,也怕这空荡荡的校园里,国歌显得太孤单。   这所藏在山坳里的小学,最近因为小语成了“网红”。   她的教室在教学楼最东边,推门进去就能看见,整个空间只摆了一张蓝色小课桌,桌面干干净净,右上角贴着她画的小太阳。   上课铃响后,李老师会先把黑板擦得发亮,再用彩色粉笔写拼音,写一个就蹲下来问小语。   “你看这个‘a’,是不是像你早上喝的牛奶瓶呀?”   没人会想到,这么用心的课堂,全校加起来才14个学生。   按说学生少,课程或许能松松劲,可老师们的课表比城里小学还规整。   周一到周五,语文数学每天不落,周三下午是音乐课,李老师会掏出那把包着蓝布的口琴,吹《小星星》时,小语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就跟着哼。   周四下午是体育课,刘老师带着大家在操场边上认植物,教他们哪些草能编手环,哪些花有毒。   虽然老师们的工资不算高,甚至比城里家教一小时挣的还少,可没人抱怨。   因为他们怕自己走了,这些娃就没地方上学了,但这样的“小课堂”,在乡村其实不算少见。   吉林长春有个村小,六年级只剩一个叫小宇的学生。   每天早上,老师会提前十分钟帮他把椅子擦干净,上课提问时,哪怕只有他一个人回答,也会鼓掌夸他“说得好”。   为啥乡村学校会变成这样?村里的老人们最清楚:这些年,年轻人都往城里跑,有的去东莞打工,有的在长沙买了房,把孩子也带过去了。   像小语的爸妈,去年想把她接去深圳读书,可城里的民办学校学费太贵,公办学校又进不去,最后只能把她送回村里,跟着奶奶过。   村里像小语这样的孩子还有六个,都是“留守儿童”,爸妈一年就回来一次。   更难的是学校的条件,城里的学校有塑胶操场、电脑教室,老师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批改作业用打印机。   可这所邵阳村小,教学楼还是二十年前盖的,窗户玻璃破了两块,用塑料布糊着挡风。   美术课没有颜料,孩子们就用蜡笔;年轻老师来了又走,去年刚毕业的王老师,教了三个月就辞职了,说“晚上没网,冬天没暖气,实在熬不住”。   关于这所学校,村里人的说法也不一样。   村支书老周觉得必须留着:“娃们去镇上上学得走一个半小时山路,下雨天全是泥,摔过好几个孩子了。”   可镇上的干部来过两回,说“14个学生配5个老师,成本太高,不如合并到镇小”。   网友们也吵翻了,有人说“为几个孩子花钱不值当”,也有人说“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不管人多人少,都不能放弃”。   再看看城里的学校,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长沙一所小学招生,家长们头天晚上就带着被子去排队,就为了给孩子抢个学位。   有网友拍了照片,一边是邵阳村小空荡荡的教室,一边是城里学校挤得满满当当的课桌,配文说“村里学校空着,城里教室恨不得把人挤在墙上”,看哭了不少人。   其实,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辙。   要是能多给乡村学校拨点钱,把破窗户换成新的,添点电脑和乐器,老师的工资再涨点,说不定年轻老师就愿意来了。   也可以用互联网上课,让城里的好老师通过屏幕给山里的孩子讲课,让他们也能学英语、学画画。   毕竟,教育从来不是“人多就值得,人少就放弃”。   不管是邵阳的14个孩子,还是长春的1个学生,他们都该有机会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同学玩耍。   只有真正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让乡村学校也能有好老师、好设备,让爸妈们愿意留在村里,这些孩子的未来,才不会被大山困住。   信息来源:观象视频2025-09-16发布视频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茫崖

茫崖

2
2025-09-18 11:58

有点心酸

猜你喜欢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