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灭火器没配防冻手套,算安全隐患吗? 在企业安全检查中,常遇到这样的疑问: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旁未配备防冻手套,到底算不算安全隐患?专家提出的“必须配手套”说法是否有依据?今天我们就从风险、法规、实际应用三个维度,聊聊这个问题。 一、先搞懂:为什么会有“防冻伤”风险?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核心风险,源于其储存和喷射原理: 1.瓶内液态二氧化碳以5.7-6.0MPa高压储存,喷射时因压力骤降,液态二氧化碳迅速汽化,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喷管、阀门等部件温度骤降至-78.5℃(干冰升华温度)。 2.若操作者徒手接触这些低温部件,极易造成皮肤冻伤。虽国内暂未公开相关冻伤案例,但德国消防协会曾记录:操作者徒手喷射15秒后,手部接触金属接口导致表皮冻伤,说明风险真实存在。 二、再查依据:法规是否强制要求配手套? 目前国内暂无明确“强制配备防冻手套”的法规条文,但可从相关标准中找到安全指引: I.国家标准:GB4351-2023《手提式灭火器》未直接提手套,但要求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喷射软管采用耐低温材料(如橡胶、聚氯乙烯),部分新型产品还优化设计避免金属部件暴露,本质是降低冻伤风险。 2.行业标准:DL 5027-201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明确,使用时不能直接抓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冻伤,但未要求必须配手套。 3.参考标准:国际上的NFPA 10(美国)、ISO 6185-1等标准,建议使用时配备防冻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国内部分地方消防部门和企业也据此提出了类似要求。 三、关键判断:没配手套算不算隐患?分两种情况 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灭火器本身设计和现场条件判断: 1.不算隐患的情况:若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喷射软管、阀门已采用耐低温材料,且优化设计避免金属部件直接暴露,从源头消除了手部接触低温部件的可能,此时未配手套不算隐患。 2.建议算隐患的情况:若灭火器仍有金属部件暴露,或未采用耐低温软管,未配备手套(或防冻毛巾、厚布等替代物),则建议纳入隐患。毕竟突发火情时,操作者可能因慌乱接触低温部件,增加冻伤风险。 至于“配手套影响灭火时机”的担忧,可通过日常演练让员工熟悉戴手套操作,选择轻便灵活的手套,就能平衡安全与效率。紧急情况下若暂无手套,需优先灭火,但务必避开金属部件,事后及时补充防护装备。 如果你在灭火器管理中遇到过类似问题,或有更实用的防护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消防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干粉灭火器年检 手提式灭火器 灭火器年检 七氟丙烷灭火器 六氟丙烷灭火器 防冻水基灭火器 耐高温基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没配防冻手套,算安全隐患吗? 在企业安全检查中,常遇到这样的疑
雪巧的职场
2025-09-18 07:2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