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7月,张作霖去找段祺瑞,调节皖系与直系的纷争。不曾想这却是个鸿门宴,在会议上,徐树铮动了杀心,准备趁机将张作霖除掉。 当时,直系、皖系为了争夺对北洋的控制权而争斗不休。“大总统”徐世昌为了缓和局势,先后发电邀请 “东北王” 张作霖与江苏督军李纯进京,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从中调解。 李纯深知直皖纷争错综复杂,不愿卷入其中招惹麻烦,便以身体患病为由,婉绝了邀请。而张作霖却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这是提高奉系在北洋中地位的绝佳机会,爽快地答应了邀请。 张作霖抵达北京后,立刻展开了调停工作。他首先拜访了“大总统徐”世昌,随后又与“国务总理”靳云鹏会面。但张作霖心里十分清楚,真正能够决定局势走向的,是段祺瑞与曹锟这两位军阀首领。 在进京之前,张作霖已经精心制定了一套自认为完善的调停方案。他满怀期待地将方案交给段祺瑞,然而段祺瑞看过之后,始终没有明确表态,态度显得十分模糊。徐世昌看到这种情况,便提议让张作霖前往保定,征求曹锟的意见。 曹锟与张作霖是儿女亲家,私人关系十分深厚。得知张作霖来访,曹锟特意设宴招待,酒桌上宾主欢聚,气氛十分融洽。 但当话题转到正事上,曹锟碍于亲家的情面,不方便直接反驳张作霖的方案,但其手下的大将吴佩孚却毫不留情。吴佩孚言辞激烈地斥责段祺瑞等皖系军阀的种种不当行为,语气尖锐,让张作霖陷入尴尬之中,难以应对。 实际上,张作霖本来就对段祺瑞手下那位傲慢自大、目空一切的徐树铮颇为不满,如今曹锟阵营的吴佩孚又让他感到棘手。 尽管内心充满愤怒,张作霖还是强压下不满,将曹锟与吴佩孚提出的条件带回北京,转达给段祺瑞。 段祺瑞看到这些条件后,拍着桌子怒吼:“吴佩孚不过是个小小的师长,竟敢公开要求罢免边防要员!他们要是敢这样仗势欺人,尽管放马过来,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本事!” 直皖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矛盾已经激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张作霖表面上保持中立,在直皖之间周旋调节,实际上倾向于支持直系。曹锟也趁机向徐世昌提出了五项苛刻的条件,其中包括解散安福系、撤换北方议和总代表王揖唐、罢免安福系的三位总长、撤销边防军并将其改编后划归陆军部管理,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罢免皖系的“智囊”徐树铮。 经过反复权衡,徐世昌最终7月4日下达命令,撤销西北边防军的编制,同时罢免了徐树铮的职务。 7月5日,徐树铮装作没事人一样,前往北京奉天会馆拜访张作霖。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后,徐树铮话锋一转,突然说道:“大段公和我都非常看重您,认为您威望极高、能力出众,是担任国务总理的最佳人选。明天,您不如和我一起前往团河,当面和段公商量这件事,您看怎么样?” 张作霖心想自己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估计徐树铮也不敢对自己轻举妄动,于是便很痛快的说:“明天,我就和你一起前往团河,拜见段公。” 7月7日,张作霖只带领了几名贴身侍卫,乘坐马车前往团河。段祺瑞亲自出门迎接,把张作霖请进屋内。双方寒暄了几句后,就一起入席。 宴会上,段祺瑞和徐树铮表现得非常热情,不断向张作霖敬酒,嘴里说着各种恭维的话。但张作霖敏锐地察觉到宴会的气氛有些异常。 酒喝了几轮,菜也上了几味,张作霖不经意地抬头一看,发现周围的侍卫个个神色紧张,双手紧紧地按在腰间的武器上,随时准备动手。 就在张作霖暗中思考脱身办法的时候,徐树铮突然站起来,对段祺瑞说道:“段公,我突然想起有个重要的电话要接。” 说完,徐树铮拉着段祺瑞离开了宴会大厅。两人来到旁边的房间,就杀不杀张作霖,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张作霖见段祺瑞和徐树铮离开很久才回来,他知道,留给自己脱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过了一会儿,张作霖装作想要呕吐的样子,身边的侍卫看到后,连忙上前搀扶,说道:“大帅,您是不是喝多了?” 张作霖趁机说道:“我我要去厕所。” 说完,就在侍卫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朝着厕所走去。 一进入厕所,张作霖急忙让侍卫找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端牢牢地系在窗户上,然后顺着绳子从窗户爬了出去。 爬出窗户后,张作霖一路小跑,径直朝着停放马车的地方跑去,他的侍卫已经在那里等候,看到张作霖平安逃出来,连忙把他扶上马车。张作霖来不及喘口气,就催促车夫快速驾车离开。 张作霖成功逃脱后,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奉天。回到奉天后,张作霖公开宣布与皖系决裂,并迅速调集兵力,率领奉军开入关内,与直系军队汇合。直奉联军形成夹击之势,直皖战争正式爆发。
1920年7月,张作霖去找段祺瑞,调节皖系与直系的纷争。不曾想这却是个鸿门宴,在
帝王八卦
2025-09-16 21:58:15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