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了十五年厨子,今天就掀个底儿吧。 你以为你下馆子吃的真是“饭”? 好多所谓的网红餐厅,后厨安静得跟个实验室似的。没有叮叮当当的炒勺声,没有滋啦冒烟的油锅,甚至连个专门洗菜的大姨都没有。 前阵子我表弟开了家网红川菜馆,喊我去帮忙掌勺,说给我开双倍工资。我想着自己干了这么多年,正好去看看现在年轻人都怎么开店,结果一进后厨,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冰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全是预制菜包,什么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连宫保鸡丁的鸡丁都是提前腌好冻着的。灶台前就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戴着耳机,手里拿着个扫码枪,客人点了单,他就从冰柜里拿出对应的菜包,拆开倒进锅里热两分钟,撒点葱花就端出去了。 我当时就急了,拉着表弟问:“你这哪是开饭馆?这分明是加热车间!客人来吃的是新鲜菜,不是微波炉热的预制菜!”表弟却满不在乎:“哥,现在都这样,预制菜省事儿又快,客人等个三五分钟就能上菜,翻台率高。你看那些排队的网红店,哪个不是这么干的?再说了,味道都调好了,比你现炒的还稳定,客人吃不出来。” 我气得差点摔勺子:“我干了十五年厨子,讲究的就是个‘鲜’字!早上五点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菜,鱼要现杀,肉要现切,调料要自己配,炒的时候火候差一点都不行。你这倒好,什么都用现成的,对得起客人给的钱吗?”表弟被我说得没脾气,却还是坚持:“哥,我这店租金贵,雇人也贵,不用预制菜根本赚不到钱。你要是不想干,我也不勉强,但你别管我怎么弄。” 我当天就收拾东西走了,心里堵得慌。想起刚学厨的时候,师父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做菜如做人,要实在”。那时候师父的小饭馆就四张桌子,每天天不亮就去采购,洗菜、切菜、炒菜全是自己来,客人来了,师父总会问一句“口味怎么样,咸了淡了您说话”。有次一个客人说鱼香肉丝里少了点姜蒜味,师父立马重新炒了一份送过去,还免了单,说“是我没做好,让您吃不痛快了”。就凭着这份实在,师父的小饭馆开了二十年,回头客比新客人还多。 走了之后,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总觉得不能让客人被蒙在鼓里。正好小区门口有家老菜馆要转让,我咬咬牙,把这些年攒的钱拿出来,盘下了这家店,取名“老杨菜馆”,就做家常菜,坚决不用预制菜。 一开始生意不好,隔壁就是家网红奶茶店,年轻人都往那边凑,我的小饭馆里冷冷清清的。有次一个阿姨来吃饭,点了份番茄炒蛋,尝了一口说:“小伙子,你这番茄炒蛋跟我家里做的一个味儿,番茄是沙瓤的,鸡蛋也嫩。”我笑着说:“阿姨,我这番茄是早上刚买的,鸡蛋是土鸡蛋,现打现炒,肯定香。”阿姨点点头:“现在好多馆子做的菜都一个味儿,还是你这实在。” 慢慢的,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回头客。有个上班族每天中午都来,点一份红烧肉盖饭,说“你这红烧肉肥而不腻,比我妈做的还好吃”;有对小情侣周末总来,点一份鱼香肉丝和一份麻婆豆腐,说“我们试过好多家,就你家的味道最正”。还有次,我以前的老顾客路过,进来一看是我,笑着说:“老杨,你怎么在这儿开店了?你做的菜我可想念了!” 生意好了,我也没松劲,每天还是早上五点去菜市场采购,洗菜、切菜、炒菜亲自上阵,雇的两个徒弟,我也手把手教他们,告诉他们“做菜不能偷工减料,要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对得起客人的信任”。徒弟们一开始觉得累,说“师父,我们也用预制菜吧,省事儿”,我就说:“你们要是想学好手艺,就别想着走捷径。客人吃的是味道,是心意,不是图快。” 上个月,表弟的网红川菜馆关门了,他来我店里吃饭,看着满屋子的客人,叹了口气:“哥,还是你说得对,预制菜留不住客人,吃一次新鲜,第二次就不想来了。我那店撑了半年,客人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关门。”我给他盛了碗排骨汤:“尝尝,我早上刚炖的,放了玉米和胡萝卜,鲜得很。做生意跟做菜一样,得实在,不能耍小聪明。你要是不嫌弃,来我这儿帮忙,我教你真本事。” 表弟点点头,眼里有点红:“哥,我错了,以前不该不听你的。”从那以后,表弟就留在我店里帮忙,每天跟着我去菜市场采购,学着切菜、炒菜,虽然累,但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现在,我的“老杨菜馆”虽然不是什么网红店,没有排队的长龙,但每天都坐满了客人,大家吃着新鲜的家常菜,聊着家常,屋子里热热闹闹的,充满了烟火气。我知道,我做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用了心,用了实在的食材,这就够了。 其实,食客的嘴是最诚实的,他们能尝出菜里的心意,也能分辨出敷衍。那些靠预制菜撑起来的网红店,或许能火一时,但绝对火不了一世。只有像师父教我的那样,踏踏实实做菜,实实在在做人,才能把生意做长久,才能让客人吃得开心,吃得放心。而这份实在,就是我干了十五年厨子,最珍贵的财富。餐饮人小白 厨子心得 餐饮人真相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69块涨到75!西贝悄悄把挂面套餐提价6块,理由只有一句:不用冷冻菜了!网友表
【8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