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的手段层出不穷!3人组团当间谍自以为天衣无缝,结果被一网打尽!发布通报间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十三年和九年。 一副钓鱼竿,一个外卖箱,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谁能想到,它们竟会成为一起间谍案的关键道具。 这案子的主角,曹某、夏某和张某,不是什么高官显贵,就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他们没机会接触什么核心机密,最后却因为间谍罪,人生被判了长达17年、13年和9年的有期徒刑。 这事儿听着离奇,但它真实地扒开了普通人欲望的口子,让我们看看,一个人是怎么从渴望赚钱,一步步沦为国家安全的破坏者。 犯罪的念头,不是从认识间谍那一刻才有的,它早就潜伏在曹某几个人心里了,他们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于是整天泡在境外的“灰产群”里,做着一夜暴富的大梦。 这些群里天天都在鼓吹:“胆子大就能年入百万”,看多了,他们对老老实实上班赚钱这事儿,打心底里开始鄙视,觉得那是傻子才干的。 境外情报人员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精准地找上了他们,对方不谈正事,先是以“哥们”的身份跟你聊生活、聊爱好,一点点把你套牢。 等你彻底放下戒备,一份包装成“高薪兼职”的间谍任务就摆在了眼前。 面对“看看车流就能月入好几万”的巨大诱惑,曹某彻底沦陷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发财的捷径,还拉上了“好兄弟”夏某和张某,口号是“有财一起发”。 他们心里门儿清,这事犯法,但夏某想着“每月最少几万块”,张某盘算着“干几个月就收手,神不知鬼不觉”,贪婪最终战胜了那点仅存的理智。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搞了一套看起来很“业余”的作案手法,正是这种“不专业”,给了他们极大的虚假安全感。 “钓鱼佬”和“外卖员”这两种身份,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伪装,你想想,谁会怀疑一个在河边坐一天的大哥,或者一个在附近来回穿梭的外卖小哥呢?这身“迷彩服”成本低,效果还好得出奇。 他们用的工具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境外邮箱加密联通软件、能“翻墙”的软件。 这些东西普通人稍加学习就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干的活,跟电影里那些高级间谍差远了,警惕心也越来越低。 他们还搞起了“专业化”分工,有人拍照,有人记录,有人负责上传资料。 为了安全,三个人分开住,约定好每晚九点线上碰头,这种看似保险的结构,却亲手埋葬了他们所谓的“兄弟情”。 他们以为自己设计得天衣无缝,但这张所谓的“安全网”,脆弱得不堪一击,恐惧,成了从内部瓦解他们的第一股力量。 曹某后来自己说,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就是个“行走的五十万”,生怕被人举报。 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张真正的天罗地网,早已在他们头顶悄然张开,他们自以为隐秘的联络、偏僻网吧里的上传,其实早就被国家安全机关通过技术侦察和基层线索看得一清二楚。 抓捕行动雷厉风行,三人落网时,手里还攥着钓鱼竿和外卖袋,这些道具成了他们罪行最滑稽的见证。面对铁证,所有的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起案件像一记响亮的警钟,告诉我们间谍活动已经不再遥远。 它正利用人性的弱点,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渗透到我们普通人身边,《刑法》规定得清清楚楚,任何触碰国家安全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条路,没有捷径,只有绝路。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2025-09-15 3人为挣大钱组团当间谍,窃取我重要军事目标信息,国家安全部披露详情
间谍的手段层出不穷!3人组团当间谍自以为天衣无缝,结果被一网打尽!发布通报间谍分
元洲啊娱乐
2025-09-16 10:44:00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