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保山边境派出所两位民警,因到社区开展工作错过饭点,于是来到街边常吃的餐馆点了两碗米线吃。不料刚吃了两口米线,二人便接到所里打来的紧急电话,称警情急需增援,于是二人立刻放下碗筷,账都没来得及结的便返回了派出所支援。随后二人准备微信给老板补款时,老板却表示,刚刚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位小伙,已经给他们把账结了。 前阵子刷到云南腾冲的一个小故事,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就是一碗米线的事儿,可看完心里暖乎乎的,跟喝了热汤似的,不是说这碗米线多特别,是里头藏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心意,太戳人了。 故事发生在腾冲街头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做的是本地常吃的米线,十几块钱一碗,来的多是附近的街坊或者像民警这样常在外跑的人。 那天中午,保山边境管理支队猴桥边境派出所的两位民警,忙社区的活儿忙忘了时间,等把手头的事捋顺早过了饭点,俩人饿得肚子直叫,就想着去常去的这家米线店,赶紧吃口热乎的垫垫。 进店坐下跟老板熟稔地打了声招呼,点了两碗米线,没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米线端上来,汤头飘着葱花和辣椒油的香味,俩人刚拿起筷子扒拉了两口,手机突然响了,是所里来的紧急电话,说有好几起警情凑到一块儿了,急着要他们回去增援。 这哪儿还顾得上吃饭啊?俩人对视一眼,筷子一放跟老板匆匆说了句 “我们先去出警,账一会儿结”,转身就往门外跑,外套都差点忘了拿。 店里其他食客还没反应过来,俩人的身影就没影了,桌上还留着半碗没吃完的米线,汤还冒着热气呢。 他们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等手头的警情都处理完,俩人终于想起还没给米线店老板结账,赶紧拿出手机准备微信转钱。 可刚点开老板的对话框,就收到了老板发来的消息:“你们那碗米线的钱,邻桌一个小伙子已经帮你们结了。” 俩人愣了一下仔细回想,才想起吃饭时邻桌是坐着个年轻小伙,安安静静地吃自己的饭,没怎么说话,没想到人家把这事儿看在了眼里。 老板还说当时自己跟那小伙说 “民警同志一会儿会线上付的”,可小伙摆摆手,坚持要自己来,说 “他们出警那么忙,这点钱我请了”,语气特别实在没半点虚的。 后来才知道这小伙叫周明浩,要是去他家里看看,就能明白他为啥会做这事,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从学习标兵到道德模范,一张挨一张不用多说,就知道他打小就是个心善、懂事的孩子,他不是一时兴起,是骨子里就带着这份体谅人的劲儿。 按说这事儿到这儿,已经够暖了,可两位民警没打算就这么 “受着”,他们觉得群众的心意得领,但不能占群众的便宜,这是规矩也是对人家好意的尊重。 第二天一上班,俩人特意去超市买了些新鲜水果,还挑了个圆滚滚的 “警察小熊” 玩偶,那是他们特意选的,想着能代表自己的职业身份,也显得更亲切些。 俩人按着老板给的地址找到周明浩家,一进门就先郑重地道了谢,然后把米线钱递了过去,说啥都要让他收下。 周明浩当时挺意外的,挠着头说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一个电话告诉我你们知道了,我就蛮开心的了”。没想着自己随手帮个忙,民警还特意跑一趟,带了礼物又还了钱。 后来才知道,周明浩还是个公费师范生,是国家和社会帮着培养起来的,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份好,总想着以后要好好回馈。这次给民警结米线钱,对他来说不是啥大事。 可往远了看这跟他计划毕业后回云南边境当老师的想法,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想着用自己的方式,给身边的人、给这片土地多添点温暖。 (信息来源:云南日报——云南民警吃米线遇紧急警情 邻桌小伙默默代付餐费
云南腾冲,保山边境派出所两位民警,因到社区开展工作错过饭点,于是来到街边常吃的餐
粉墨叔叔
2025-09-15 12:28: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