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全世界现在都在赌中国和美国到底谁先扛不住,目前的状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

芸霄记史 2025-09-14 18:37:48

[微风]全世界现在都在赌中国和美国到底谁先扛不住,目前的状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可美国的钱买不到中国的货,中国的货又卖不出去挣不到钱。   双方你来我往,关税战打得火热,税率一路飙到一百二三十个点,硬生生把矛盾推到零点临界,原本依赖这条通道的行业瞬间乱了阵脚,企业们遭遇重击。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中国那些出口型公司,像汽车、光伏这种靠量取胜的产业,尤其是电动车。   过去在美国市场颇有优势,如今价格一涨,被加税后成了奢侈品,连美国消费者都直呼吃不消。   眼看市场大门逐渐关死,企业只能迅速另找出路,于是大大小小的厂商开始把产能往外转,不少车企跑到泰国、印尼搭建新工厂,试图用东南亚市场来填补空缺。   电池企业更是反应迅猛,不仅已经投资,还准备今年就在当地投产,产业链的转移像水被堵后改道,速度极快,但过程里资金、人力的压力,让不少中小配套厂根本熬不过去。   美国自然也过得不舒坦,中国对大豆加税,打的就是核心部位。   美国往年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巨大,如今突然没了销路,价格比巴西的高出不少,中国买家马上转身,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仓库堆满卖不出去的收成,农场主们怨声载道,却无能为力。   再看科技圈,同样一片愁云,很多芯片厂在中国的收入猛跌,短时间完全找不到替代市场。   金融机构的研判更直接,美国一半以上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很难替换,如果敢一刀切,市场立刻吃紧。从小家电到日用百货,美国消费者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喊着“去中国化”,但在手机、电脑这些关键品类上却不得不留下余地。   为什么?因为中国货不仅稳定,还便宜,同样的东西别的地方根本做不出那种规模和价位。   若真加税,最后埋单的只能是美国家庭,对习惯低价的他们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没闲着,东南亚市场成了新宠,借着地理优势和区域协定,不少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泰国、印尼大受欢迎。   有的国家新能源车市九成以上已经被中国车覆盖,虽然和美国市场体量比起来还不够看,但这种增长至少给企业喘了口气。   可是代价依旧存在,美国消费者日子确实更贵了,以前二十块能买到的东西,如今三十都不一定拿下。   玩具、衣服、家居用品接连涨价,让普通家庭钱包一再缩水。   而在中国,小工厂订单减少,不得不裁员,工人也因此陷入失业焦虑。   中美两边的小人物,农场主和工厂工人,成了这场对抗最直接的牺牲品。   所以这场硬碰硬没有赢家,中国掌握完整工业链,美国控制金融和消费市场,本来互补共赢的格局,现在被人为割裂,结果是两边都损失惨重。   即使产业外迁,也顶替不了中国的效率,这是许多跨国公司公开承认的事实。

0 阅读:173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