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男孩在广场上进行自行车障碍骑法。民警赶来提醒安全,反被家长和孩子呛。家长说,打羽毛球的会不会也碰到别人呢?孩子还称,我们已经买了意外险。之后家长和孩子还私下议论,不知道谁报的警,这有什么可报的? 据河南民生频道9月14日报道,民警王小楚接到电话称,有几名小男孩在广场上搭着很多木板,在那里进行高难度的骑法。 报警的人生怕他们碰到老人和孩子,因此想让王小楚他们去劝阻一下,以免发生意外就不好了。 王小楚接到电话后,赶紧赶来,确实发现有几名小男孩在地上搭着木板形成的斜坡,还有一定高度。 他们骑着车子,有时候前轮着地,有时候后轮着地,有时候还直接两个轮子离地跳过去。 这种骑法俗称就是障碍骑行,是允许小孩子挑战极限的,不过选的地方不太合适——即使广场可以活动,也需要注意障碍物的设置,以免给别人造成麻烦和伤害。 王小楚赶紧和颜悦色地提醒,这是谁组织的呀? 有一位女子赶紧回答,没人牵头,是他们自发的,也算是一个爱好。显然这个女子是家长。 其中一位孩子马上也参与了对话,表示,我们玩怎么了? 王小楚也不想扫兴,说完当然可以了,又接着问,有人负责吗? 毕竟作为成年人都知道,不出意外则罢,出了意外,那可是要找监护人的,必须得找到牵头的人,让他们把安全提到首位。 那位小男孩又接话说,我们自己负自己的责,怎么了?摔了,我们也有意外险的!语气显然对王小楚来管他们有点不耐烦。 王小楚也听出来了,不想和孩子计较,只是说,好好说话呀,把人给碰到了,咋办呢? 那位孩子又补充一句,我们不是说了疏散一下吗? 这时,女子也发话了,那他们打羽毛球的会不会也碰到人呢? 王小楚觉得,孩子有气可以理解,他们毕竟不知道这样做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但家长作为成年人,不可能不知道吧?怎么还拿打羽毛球的来对比呢?于是又来了一句,有话好好说。 广场上人多,大多都是老人带着孩子来玩的,真要碰到人家,那就麻烦了。 自己玩可以,但既要顾及自己的安全,也得顾及别人的安全,不要伤及无辜才是。 到时候追责的时候,不出事情则罢,万一出了事情,那肯定得找你们家长。 女子想想也是,赶紧说,大家都把头盔戴上,要注意安全!骑的时候也要注意旁边有没有人。我们家长也帮你们看着点,让靠近的人离开。 王小楚再次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多找一些家长围成圈,相当于是安全桩,既能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也能保证他人的安全。 可等王小楚走后,有男孩就问女子,谁报的警?女子却来一句,不知道谁报的,这有什么可报的? 网友们看到后,觉得女子的教育方式有点不妥。孩子骑自行车本没有问题,也可以锻炼体能和身体,可你不能教他怼人呀。 王小楚是为人民服务,为你们的安全考虑,能忍耐;要是遇到其他人呢?那吃亏的可是自家人呐! 1、孩子提到已买意外险,意外险能够覆盖所有意外后果吗?显然不可能,除非你是买了第三人责任险。 《保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孩子一般说的意外险可能就是学校买的那种,当然也不排除家长,另外买了商业险,有商业险当中,可能才涵盖了第三人责任险,不小心碰到了别人,可能会找保险公司赔偿,但一般都是只针对自己受伤进行赔偿 2、家长最开始用打羽毛球,会不会也碰到人?事后又和孩子议论,这种情况有什么可报警的?这种教育对规则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就是错误的。 《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家长用日常的打羽毛球和孩子们的障碍骑行做对比,这显然是低估了低风险和高风险的运动所带来的不安全,也会让孩子混淆这两种运动本质的区别。 维护公共安全人人有责,即便是想为孩子寻找一处可以骑玩的地方,也需要把别人的安全先考虑进去,也需要把别人的善意提醒当成一种感恩行为,才能树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河南百姓315。
山东,小男孩在广场上进行自行车障碍骑法。民警赶来提醒安全,反被家长和孩子呛。家长
胡萝卜说法
2025-09-14 13:56: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