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吃过一次西贝,然后就再也没吃过了,不怕大家笑话,就一个原因——有点贵
因为他贵,所以我一直觉得,人家那个广告里大牛骨头,应该是早上从新发地或者牛街批发来的,当然你说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早上飞机来的,我是不太信的,牛街来的就足够了,在大锅里咕嘟炖着,然后谁吃给出一大根,到晚了,对不起没了,因为这玩意要炖几个小时,所以卖完就没了。
我觉得,这才是对得起它价格的产品想象,而且我觉得这想象也没啥夸张的,你看《舌尖上中国》大家不都这么宣传自己嘛。
如果就是预制菜,其实也没什么,我记得很早以前,《三联周刊》刊登过一个调研,是写中国菜如何标准化的,写的是当初的眉州东坡是如何做到所有店面味道统一的,一个词叫中央厨房,那时候觉得很高大上,现在看,是不是大概意思也就是预制菜统一配发啊?
但是,眉州东坡当年不算太贵,而且味道也很好吃啊。
说到底,普通老百姓吃饭不就是个性价比嘛,你性价比到了,跟那个萨什么的人均40的意大利餐一样,谁都知道你是什么成色,但是性价比在那,没人挑理。
麒麟1391
宫保鸡丁在瑟瑟发抖[doge][墨镜]
用户10xxx57
以前标准化中歺,指得是用料标准化,如小料多少克,调料多少克,主料多少,及调料的牌子
yu
西贝只是在糊弄弱智群体而已。这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没错。区别是智商!
空灵
所谓的保鲜剂冷冻剂等添加剂并不是无毒无害,只是控制在法定线以内,并且不新鲜的食物营养价值必然下降,资本主义市场为了扩张,拿百姓健康不当回事还不告知,少吃还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资本方有本事直接一下自己家吃的,是不是:冻肉、冻鱼、冻虾、2年的冷藏蔬菜等?家里是不是都不需要炒锅?
麒麟1391
如果宫保鸡丁做到个个店都一个口味,可能活得不错,但一定会失去老饕。我认为这是标准化的扭曲,是洋快餐文化入侵的成功。
咔塔山
想要作大作强,全国连锁,厨子就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