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真正的反击开始了】
9月7日,新华社的新华网罕见地以53页PDF文件形式发表了《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危害》一文,系统揭露了美国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实施全球认知战的策略及其危害。可以说,这是许多年来我国以官方媒体特别是国家最为权威的媒体新华社名义播发的一篇对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的公开揭露和批判。
在此之前,同样是新华社旗下的《参考消息》,刊发了《俄媒文章——西方历来是东方“拙劣模仿者》,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对长久以来的“西方中心论”进行了非常有力的批驳。应该说,人民大众无不对此击掌叫好。
为什么?因为人民大众盼了很久,对待长久以来西方对我意识形态领域的猖狂进攻和渗透,已经痛恨至极。但一直以来都是止于人民群众自己的公众号发表声讨文章,还常常遭到一些反动公知的攻击和诽谤,人民群众盼望国家主流媒体尽快发声,对西方阵营的这类猖狂进攻表明公开立场,予以反击和痛斥。这篇由新华社名义发表的文章可以说恰逢其时,因此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拍手叫好。
与此相呼应,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大众自发的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战役早就打响,比如延续数年的人民大众自发地打击西方“娘炮文化”输入的战役,坚决回击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女权主义”反动理论输入的侵害。还有,以黄河清为代表的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侨胞自发掀起的“西史辩伪”文化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觉醒。因为大批特别重要的文史发现和考古成就,已经证明近三百年来西方在相当多的层面利用盗窃的中国文化,利用他们控制话语权的权利,把中国文化据为己有,反过来欺骗整个世界。如今真相披露,人们才忽然明白,很多历来被视为西方“伟大发现”的东西,原来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儿剽窃来的。在这个当儿,有些讨论和争论是难免的,可一些反动公知像刨他祖坟一样火冒三丈,也暴露了在捍卫民族尊严斗争中的极其复杂性。
过去,提到这个问题,社会习惯用语就是“文化侵袭”“颜色革命”“思想渗透”等词汇,这次新华社用了一个一向被我们不太注意的词汇,那就是“思想殖民”,可以说,到底是国家最高新闻机构,这个词汇准确至极。说出了长期以来西方企图瓦解我们的实质。特别是我们刚刚过去了9·3大阅兵,回过头来再品味这个“思想殖民”的意蕴,感觉更加贴切。我们9·3阅兵的力量展示,让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看到,利用武力征服中国,已经不那么容易或者说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但是利用思想对我们实施殖民,进而瓦解分裂我们,便成为他们的主打工具。其实这种思想殖民,帝国主义和所有反动派长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三年以前,我曾经撰文呼吁《必须在全国进行去殖民化教育》,当时还遭到一些公知们的非议,说是极“左”等等。为什么呼吁必须在全体公民中进行坚决地彻底地去殖民化教育?有些人觉得奇怪,说我们新中国摆脱半殖民地性质社会已经70余年,何来再进行去殖民化教育?是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意识形态之于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说去殖民化依然任重道远,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殖民化的东西哪里来的?第一是旧社会留下的固有痕迹,只要一有条件,它还会死灰复燃。第二西方国家不停地对我进行“思想殖民”。多年来在不加区分的接轨论的影响下,我们盲目地吸收了西方对我们进行思想殖民的东西。这几十年来,我们的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自我的殖民化。比如将我们大学的学术评价标准向美国看齐,看你学术成果好坏高低,以在美国西方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为标准。这是什么样的狗屁标准啊。这种妄自菲薄的现象几乎历史罕见。于是,我们很多大学唯洋是举,一些专家学者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在海外刊物发表论文上,而不是讲究扎扎实实为国家教学科研做贡献上。就连硕士博士毕业戴个帽子都要向西方看齐。别看细节,它里边就包含着强烈的被殖民的因素。长期的思想殖民,造成了我们相当多的家长对自己文化不自信。家长们因此用积蓄一辈子的资产,送孩子到海外去读书,还引以为荣,其实根本啥也不是。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一群,一市一省一个国家,形成巨大的社会倾向,这能不对国家构成巨大威胁吗?
据说,在美国的硅谷,清华、北大的学子们都已经可以开班会了。还有,美国卡我们脖子的芯片技术大量都是我们自己送去的孩子研究出来的。还有,美国那些向全世界挥舞的高精尖武器,来对付我们的核武器,很多都是出自中国留学生之手。仔细一想,这不是非常可怕的现实吗?
当然,这种自我殖民化倾向,已经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说别的,就说美国的白宫建筑吧,那是美国文化,代表的是美国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追求,对中国人来说,既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也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但是就这么个东西,现在有人走遍全国26个省、146个县市区,发现已经有了200座跟美国白宫一样或相似的办公大楼,有的甚至盖得比美国的还大还阔。连一个大城市的区人民法院这样地处显赫位置的执法机关,也盖得跟美国白宫几乎一模一样了。
新华社文章对这许多年来西方对我进行的思想殖民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回顾这四十多年历史,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不断输入,中国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西方的价值观、政治理念及其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文化产品也大量涌入,在一些群众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公知们的引导,造成了一些人对西式文化的盲目跟风推崇,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思想上的西方化。毛主席很早以前对我们特别提醒要防止“和平演变”的告诫,被国内一些人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当作是杞人忧天。如今看来,正像一位老将军说的,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
西方对我们的思想殖民和文化渗透,可以说锲而不舍,长期坚持。他们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那就是“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如今我们看看,一种西化气息,充斥了我们大学校园和研究院所。在西方对我们的思想殖民中,一些人几乎全盘接受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及其充当代言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汉奸余茂春、石平等人,他们背叛祖国,成为西方反华的舆论旗手。特别是中部某知名高校,几天前开学典礼上也是我们国家举行9·3大阅兵的时候,出现了让全国人民愤怒的“红日白椅”现象,这足以表明这场斗争的极端复杂性。与此同时,某些媒体对群众自发的爱国舆论进行强行压制,足以表现敌人在我们内部的布局给我们造成的威胁,形势多么严峻。新华社文章非常明确地指出,抵制西方思想殖民不仅关乎文化安全,更是全面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前提。
眼下,在对待西方思想殖民这个重大问题上,民间和官方正在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共识和合力。这是一场严峻的斗争,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对我们赢得与帝国主义和国内外一切反动派的斗争,捍卫我们的社会主义原则,保卫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亿万人民打下的红色江山,至关重要。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先义观察 原创 : 陈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