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曾国藩撰写的挽联内容为: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这副28字挽联,被后来的林乾教授列为“清朝四大名联”之一。 李鸿章送给左宗棠的挽联内容是:“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该挽联既体现了对左宗棠才能品德的敬重,也包含对两人长期交往的感慨,两人长期不和,除了性格和经历差异外,也跟双方政见不一有关。 左宗棠至死也没原谅李鸿章,倒不是左宗棠心胸狭窄,拘泥于小节和个人恩怨,而是在民族大义上,他不能原谅李鸿章。 两人都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都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封疆大吏,两人早期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上合作共事多年,以此起家,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军事力量,分别为“楚军”和“淮军”,李鸿章来自于安徽,左宗棠来自于湖南。两人都是这个近现代洋务运动的先驱,为民族工业做出过积极贡献。 但两人最后结局和历史评价却大相径庭,一个被称为“大清国的裱糊匠和卖国贼”,一个被称为“民族英雄”。 为什么呢?就凭左宗棠在古稀之年,抬棺出关,剿灭危害10年的甘陕回乱,收复丢失大清国已丢失12年,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恢复了国家对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的秩序和主权,就这一点就足以彪炳千秋。 究其个人才能和能力而言,李鸿章不输于左宗棠,李鸿章是官宦世家出身,年少就高中进士,师从曾国藩,可以说是起点极高,但是其为人,道德,担当和民族大义和气节上,李远逊于左,当然在最后的功业和历史贡献上他也就无法与左宗棠相比拟。
荣禄墓被打开,世人方知:其外孙溥仪撒了谎,他和慈禧的关系不一般?荣禄墓被打开的那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