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天复产,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提速” 7月23日,那本应是普通的一天,东北

雪巧的职场 2025-09-10 19:21:30

48天复产,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提速” 7月23日,那本应是普通的一天,东北大学6名大学生带着求知欲走进一家矿业公司参观,却遭遇了一场夺命之灾。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他们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徒留亲人和社会在无尽的悲痛中。如今,仅仅48天过去,涉事企业宣布恢复生产,这一消息着实令人五味杂陈。 从初步调查结果可知,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而在此之前,企业2月份虽对格栅板进行过“局部更换”,却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事发平台承载标识缺失,也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学校与企业签署的安全协议,在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上也存在空白。这些漏洞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或许有经济层面的考量。从财报数据来看,上半年营收30多亿,净利润12亿多,且仍在增长。快速复产似乎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但在生命的代价面前,这些数字显得如此冰冷。6名大学生的生命,他们的未来、梦想,岂是用经济效益就能衡量的?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企业是否还记得安全生产的底线与责任? 复产,不只是机器重新轰鸣,更是安全体系的全面革新。企业声称在停产期间排查隐患、加固设施、完善制度、加强培训,但这些措施能否真正落地,是否能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还需打一个问号。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且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一蹴而就的。 在法律层面,《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发生事故后,必须依法接受调查,对责任人员严肃追责,对受害者合理赔偿。目前虽有3名涉事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最终调查报告、完整的追责名单尚未公布,赔偿事宜也还在协商中。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不能打折,企业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后续问题,给受害者家属和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此次事件也给学校和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学校组织实习时,安全应是首要考量,实习协议要明确各方责任,加强过程监管。监管部门更要加大监管力度,不能让安全检查走过场,对隐患企业必须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 希望涉事企业在恢复生产后,能真正吸取教训,把安全生产理念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期待相关部门加快调查进度,依法严惩责任人,妥善解决赔偿问题,告慰逝者,警醒生者。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任何时候都容不得丝毫懈怠。 如果你有相关安全管理经验或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同时,也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一起关注安全生产,守护生命安全。车间安全 黑龙江焦炉复产 煤矿复产 车间安全日 复产困境 吉林焦炉复产 生产线安全

0 阅读:0
雪巧的职场

雪巧的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