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16日毛泽东在怀仁堂宴请知识分子代表时,就胡适的是非曲直和功过,说了一段出乎众人意料,且意味深长的话:“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胡适生于1891年,比毛泽东大两岁,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推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他的实验主义哲学强调学说需经实践检验,这在当时打破封建束缚,影响深远。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读《新青年》杂志,对胡适文章钦佩有加,将其视为楷模。1918年,毛泽东到北平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在杨昌济帮助下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每月薪水仅8块大洋,而胡适作为教授收入280块大洋。两人地位悬殊,但胡适性格温和,给毛泽东接触机会。 毛泽东研读胡适著作,包括对古代哲学的诠释,甚至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提到胡适对《红楼梦》的分析较为准确。1919年,陈独秀被捕后,胡适接管《每周评论》,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列出社会议题。毛泽东接受此观点,决定留在国内研究中国问题,引用胡适1914年《非留学篇》的话,强调建立国立大学减少盲目出国。两人讨论创办自修大学,1921年8月在长沙实现,引起社会关注。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胡适称其为小兄弟,并在自己刊物中评价毛泽东文章。1919年底,毛泽东率代表团到北平请愿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寻求胡适支持,胡适同意。运动结束后,毛泽东写信给胡适,请求借助影响力推动湖南事务,胡适保存此信多年。五四运动之后,毛泽东思想变化,通过实验主义研究,接受马克思主义,将胡适划为非革命的民主派。胡适主张贤人政治,容纳自由,爱护个性发展,不赞成社会主义,但赞扬苏联办教育。 九一八事变后,胡适从民族大义出发,接受国民党委派,前往美国从事民间外交,利用声望劝说美国对日制裁,对华援助。二战结束时,国共双方都重视胡适。1945年,董必武受毛泽东委托,争取胡适支持共产党合理存在。毛泽东托傅斯年转达问候,争取胡适支持,尤其通过他取得美国认同。但傅斯年认为毛泽东作风与民主相悖,转达时提到争雄印象。胡适提出共产党解散军队,走和平议会道路。 胡适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站队国民党。1946年,他从美国回上海,国民党要员款待。他出席国大,通过宪法草案,为国民党捧场。内战爆发后,胡适演讲攻击共产党,吹捧国民党民主。1948年末,国民党派飞机接胡适出北平,他与共产党决裂。尽管毛泽东说过,只要胡适不走,可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但胡适一意孤行,被列为战犯。 大陆解放前夕,胡适流亡美国,继续支持国民党。1949年,毛泽东发表评论,批判胡适等民主主义者。1950年,胡适老友陈垣发表公开信,劝他回国为人民服务,胡适对抗。胡适小儿子胡思杜在报刊批判父亲站台国民党,宣布脱离关系。中央开始清除胡适思想影响,从北大两个学院讨论,扩大到全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协召开联席会议,经过21次讨论,将批判推向高潮。 1957年2月1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全国政协知识分子代表,按专业分组介绍。话题转到思想批判,毛泽东提到胡适顽固不回国的事实,我们托人带信劝他回来,不知他贪恋什么。批判总没什么好话,但新文化运动他有功劳,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这段话超出众人预期,显示客观态度。同时,中央没放弃争取胡适。1956年,周鲠生出席联合国大会,转达信息,劝胡适别乱说。后来在伦敦见陈源,希望劝胡适回大陆看看,但胡适不信,尤其对“批判思想不是个人”表示,没有胡适思想就没有胡适。 胡适与共产党对立,主要思想难以统一,他自知与共产主义相容难,因此不信劝说,失去返回机会。1957年春天,胡适在纽约接受胃溃疡手术,立遗嘱,将留在北平的102箱书捐给北大,如果条件变化。此时他自觉今生不可能回大陆。1958年4月,他从美国返回台湾,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住在台北南港简易住所,继续学术工作,但健康渐衰,年近七旬,经常咳嗽。 1962年2月24日,胡适主持欢迎新院士酒会时突发心脏病去世。蒋介石写挽联,称其为新文化中旧道德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师表,并颁布褒奖令,赞扬其一生贡献,包括首倡国语文学,普及教育,发扬民智;抗战时任驻美大使,折冲坛坫;胜利后治学育才,弼成宪政;近年掌中央研究院,鞠躬尽瘁。胡适葬于台湾,结束一生。其一生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1957年2月16日毛泽东在怀仁堂宴请知识分子代表时,就胡适的是非曲直和功过,说
小史论过去
2025-09-09 13:07: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