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这耳光真够响亮 这几年,立陶宛在国际舞台上折腾得不小。   回头一看,日子

世界今若在 2025-09-09 11:44:04

立陶宛这耳光真够响亮 这几年,立陶宛在国际舞台上折腾得不小。   回头一看,日子反倒没见好,反而添了不少麻烦。   其实把事情捋一捋,就能发现,立陶宛这一路走来,真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来和我国做生意好好的,硬生生闹腾成现在这样,真让人觉得惋惜。   事情最初还得从2021年说起。   当时立陶宛突然在涉台问题上搞小动作,允许台岛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结果引发了我国强烈反制。   我国很快就采取了措施,限制了和立陶宛的贸易往来。   说实话,做生意讲究的是互信、互利,立陶宛一边嘴上说合作,一边又做着伤害双方感情的事,这样的做法,自然没什么好果子吃。   而且,立陶宛本来和我国的贸易额对他们来说并不小,每年都能赚不少。   可就是这么一折腾,直接让许多企业失去了重要的市场。   立陶宛一些企业后来还试图通过第三国把货卖到我国,但收效甚微。   其实,国际贸易从来都不是某一方能单方面操控的,尤其像我国这样体量的大市场,说断就断,立陶宛很快就感受到了寒意。   立陶宛当时明显是想借美国和欧洲的力。   他们觉得只要站到美国这边,背靠“大树”,不愁没生意。   不仅如此,他们还想借机在欧盟内部刷存在感,把自己当成“先锋”。   可现实往往没有他们想得那么简单。   虽然美国和欧盟嘴上都说支持立陶宛,但真到关键时刻,能落地的好处并不多。   最早几轮,美国和欧盟给了一些象征性的经济补偿,可这些和立陶宛失去的市场根本不成比例。   企业过得紧巴巴,老百姓的日子也没见宽裕多少。   这两年,美国承诺要给立陶宛军事援助。   立陶宛本来挺高兴,以为能趁机“升级装备”,改善国防。   政府甚至还大手笔定下了买坦克、搞军备的计划,把不少GDP都砸进了军费。   但就在大家期待援助款项落实时,美国突然改口,说援助规模得缩减。   立陶宛等了又等,最后能拿到的援助杯水车薪。美国这变脸速度,让立陶宛政府和民众都措手不及。   其实美国一贯如此,承诺得好听,   实际落地的时候总是各种条件、各种限制。   对美国来说,利益才是第一位。     只要不符合自身利益,甩手就走,根本不会替立陶宛考虑。   立陶宛这回也算是彻底明白了,过度依赖外部势力,寄希望于别人的承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眼下的立陶宛,经济没起色,生意黄了,军费却越来越高。   本来有限的财政资源,被挤压得紧紧的。   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觉得政府把钱都花在了“打肿脸充胖子”上,生活水平却没见改善。   尤其是那些原来仰赖我国市场的企业,现在只能苦苦支撑,有的甚至面临倒闭。   从这几年的经历来看,立陶宛在对外关系上有点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   和我国“翻脸”之后,本以为能靠美国和欧盟撑腰,结果却发现,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驱动。   只要不涉及他们的核心利益,所谓的“盟友”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参考:财联社——立陶宛证实收到美国削减军援通知

0 阅读:0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