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是一辈子的事情。阳气,《内经》说它“若天与日”,万物靠太阳生长,人活着全靠这

向薇谈养 2025-09-07 16:33:02

扶阳是一辈子的事情。阳气,《内经》说它“若天与日”,万物靠太阳生长,人活着全靠这口气:足了就精神饱满、少生病;弱了就疲倦怕冷、情绪低落;一旦耗尽,生命也就到了尽头。 为什么不是“补”阳气?就像总让人搀着走路,自己永远使不上劲,补得再多,也填不满根基日渐虚弱的身体。真正该做的是“扶”。 这个字妙:像搀学步的孩子,他想走,只是要一点支撑;像陪老人过马路,不是不能走,只是需借一把力。阳气本是身体自带的,“扶”就是帮它自己生发、运转起来,人才能真的由内而外健康。 为什么是一辈子的事?一来,人从生到死,全靠这口气撑着;二来,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耗阳气,且这种消耗贯穿一生——现在的人尤其明显,损害阳气的多,固护的少,阳虚的远比阴虚的多。 门诊里不管大人小孩,阳气不足的比比皆是。以前只有老人才怕冷。这是是年纪大了阳气自然衰退;可现在不少孩子手脚凉——按理说小儿是“纯阳之体”,屁股上三把火,冬天光身子都不怕才对;还有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早早腰膝酸软、下肢发冷,这么虚,老了怎么办? 冷饮、熬夜、久坐、焦虑、夏天离不开的空调、冬天少得可怜的日照……这个时代,耗阳气的速度太快了!这些习惯不是一天把阳气耗完,而是像温水煮青蛙,等发现自己比其他人怕冷、关节开始酸痛、精神很差,甚至查出慢性病时,阳气早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你看那些糖尿病患者,阳气不足让津液输布失常,血糖才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冷就关节僵痛,是寒湿入侵,阳气没力气把它赶出去;高尿酸的人总累、腰冷、大便稀,是肾阳不足,身体排水系统失灵,浊物排不出去。 大部分病的开头,都是阳气先撑不住了。很多人一听说要护阳,就想着买什么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补。其实根本没必要,身体自己就会产阳气:先天靠肾存着火种,后天全靠脾胃——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好了,就能变成生命的动力。 扶阳气的法子,太简单了,像孩子,别总给冰饮,米汤、蛋黄羹、蔬菜,好营养好消化才养脾胃;多让他在太阳下跑,出出汗、早点睡,小小年纪别玩手机。 成年人,晒太阳,多运动,晚上11点睡,少琢磨烦心事。这些小事做扎实,哪里需要名贵药材或复杂药方?赚钱买这些干什么,名贵药材稀少,就说明不是主食,不是生命必备的东西。 扶阳气不用大张旗鼓,却要日日用心,所以说是一辈子的事。

0 阅读:152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