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的读史观∽ (有些人认为,读史完全是讲听故事,打发时间,其实不然。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尤其对明清史比较感兴趣,但回过头来看,有些读史过于肤浅,有些没有理解书中真正的道理。尤其对文学与史学之间的界面含糊不清。近读张宏杰老师的《历史的局外人》,发现他对读史有清醒的认识,有良多裨益)。 在一定程度上说,了解历史是生存的需要,而且在传统时代就是如此。 不光是皇帝要学历史,各个阶层都需要学历史,普通中国人学历史,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韩国是11本,法国是20本,日本是40本,犹太人是64本)。 读史使人明智,也可能陷入更深的愚昧。 历史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很多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 读过时的史书,也无法让你的头脑明智起来。 青少年时代最好多读些经典,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成年之后,读史要注意营养均衡。 读中国史,不要只读古代经典,只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要多读些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用当代眼光去穿透性的读史。 不要局限于中国史,多读世界史,才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国式。 读中国史,也不要只读中原王朝的历史,也要多读读边疆史,少数民族史(如《草原帝国》)。 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太经典,关于历史周期律的问题,老人家已经说过了)。 读史是有门槛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付出相当的努力,你才有可能从历史中获益,否则在愉悦的阅读和浏览中,你有可能陷入更深的黑暗。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历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循环性:一个王朝建立一二百年后。就会官逼民反出现农民起义,不久被另一个新兴王朝取代,如此循环不已。每个王朝都沿着同一个轨道转圈,一个王朝建立之初,有一张政治清明起甚至出现盛世。然而,几代之后就会腐败混乱,各种问题大发作,不得不重新启动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新的王朝又开始重复同样的故事)。 正所谓: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忧。南北隋唐五代尽,宋元明清帝统休。 (现在社会中的年轻人容易相信网络上的假消息,因为他们不读历史,没有鉴别力)。 中国历史学 历史学方法 历史观知识
【一代青年的觉醒:我们最对不起的人,或许就是毛主席】.今天看到,有个零零后年轻人
【50评论】【27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