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麟(1898—1932)抗日战争初期英勇殉国的东北军将领,被誉为“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早殉国的将军之一”。他以其军事才能、忠诚品格和在关键时刻掩护主帅马占山的壮举而闻名。[祈祷][祈祷][祈祷] 韩家麟祖籍山东省,后家族逃荒到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河山乡河山村。1914年,时年16岁的韩家麟因骑兵连长马占山剿匪驻防其家乡而被祖父推荐入伍。马占山见其相貌端正、样子精明,便收留了他,并很快收为义子,对他十分喜爱。 韩家麟此后被马占山保送到沈阳东北军官养成所学习。因学业优秀,他学成回部队后更得器重,从文书逐步晋升,1923年升为少校副官,1927年任中校副官长,成为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他考入沈阳东北高等军官研究班深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韩家麟正在沈阳学习。他坚决拒绝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帮凶,混在逃难人群中,冒死逃进关内,辗转找到黑龙江省省主席、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万福麟欲留他在五十三军任上校副官长,但韩家麟坚持要回东北敌占区参加抗日战斗。 1931年10月下旬,受张学良、万福麟委派,韩家麟化装后历经重重风险,返回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向当时的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传递情报和指令。此后,他多次冒险往返于北平与黑龙江之间,传递信息。 在著名的江桥抗战中,韩家麟被马占山任命为少将参议兼黑龙江省政府机要秘书,参与谋划作战方略,协助马占山指挥黑龙江省军队给日军以重创。 1932年7月,马占山抗日部队在日军强压下行至庆城县(今庆安县)东山张河白硷子山口时,遭千余日军伏击包围。抵抗至第三天,士兵牺牲过半,马占山本人也受伤,弹药消耗殆尽。 为掩护马占山突围,7月22日,抗日部队分两路行动:马占山率四十余人向东进入深山;韩家麟则带领百余人、五十多匹马向北突围,主动吸引敌军主力。日军果然误判马占山在韩家麟部中,遣重兵尾追不舍。 战至7月28日,韩家麟身边仅剩二十余人,疲惫已极。在海伦县罗圈甸子南一个叫七八道林子的地方,他们在一间民房中休憩时,于7月29日凌晨被日军包围。日军喊话劝降,韩家麟当即组织还击,明知绝无生路,也誓死不降。日军恼羞成怒,以机枪疯狂扫射,韩家麟等二十几人全体壮烈牺牲。 韩家麟将军的壮烈牺牲,为马占山部的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马占山将军最终脱险,并重新举起抗日旗帜。 韩家麟将军被誉为 “抗日战争中最早殉国的将军之一” 。他的英勇不屈和牺牲精神,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韩家麟名列其中。 韩家麟将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韩家麟(1898—1932)抗日战争初期英勇殉国的东北军将领,被誉为“中国抗日战
史迹奇闻号
2025-09-05 12:06:14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