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保卫人员向许世友报告:司令,有人要见你。许世友吼了一声:不见。当许世友一听是陶勇的4个孩子时,立即叫警卫员去接…… 陶勇这人,从小家境贫寒,安徽霍邱出生,七岁就给人放牛,日子过得苦巴巴的。1929年他十六岁加入共青团,四月跑到河南商城参加游击队,从班长干起,脑子活络打仗猛,很快就升排长连长营长。1931年十八岁在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当副连长连长一营副营长,投身反围剿战斗。1932年入党,随红四方面军进四川,当第十师二十八团营长副团长团长,在川陕打得敌人抱头鼠窜。1935年长征,任红九军教导师师长。1936年西路军过黄河,在河西走廊作战,1937年被叛徒出卖抓捕,关甘肃凉州监狱,后党组织营救到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抗日时期调新四军副参谋长,后任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1939年率队北渡长江建苏皖支队司令员,在扬州东到安徽天长开辟根据地。1940年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兼第一师第三旅旅长苏中军区第四分区司令员,指挥黄桥车桥天目山战役。 陶勇抗日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军长,参加苏中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战役,人称拼命三郎。新中国成立后去朝鲜,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参加第二第五次战役,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2年回国,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1963年兼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一生打仗无数,从基层干到高层,实打实拼出来的功劳,身边战友都佩服他的胆量和韧劲。 许世友1905年出生湖北麻城许家洼贫苦家庭,八岁去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练就一身功夫。1920年投北洋军阀吴佩孚部队,1925年升湖北省防军独立第一师连长。1926年北伐吴佩孚败,他回乡任乘马岗六乡农民义勇队大队长兼炮兵队长。1927年入党,参加黄麻起义,在红军从排长连长营长干起。在鄂豫皖反围剿,常率敢死队冲锋,杀敌凶猛。1933年任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率队入四川。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任红四军军长,指挥包座战役,开辟红军北上通道。1936年会宁会师,进红军大学。抗日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司令员,巩固胶东根据地。解放战争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参加济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 许世友和陶勇的交情从1947年开始,那年陶勇调入许世友的山东兵团。陶勇起初不太适应,以前在粟裕手下打仗顺风顺水,到山东后率第四纵队在胶东保卫战立功,许世友看他能打,称他粟裕派来的猛将。两人一起经历生死战斗,感情铁得很。许世友欣赏陶勇的拼命劲,陶勇也敬重许世友的领导,两人合作默契,在山东打出不少硬仗。这份战友情谊后来延伸到生活里,许世友总把陶勇当兄弟看待。 1967年10月,南京军区司令部发生一件事,保卫人员报告有人求见,许世友先说不见,一听是陶勇的四个孩子,马上让警卫员接进来。陶勇那年一月去世,留下孩子没人管,日子过不下去,他们从安徽跑来找许世友。许世友知道后,把孩子们安置在军区大院,提供住处吃的,还管学习生活。最大的张小勇后来考上军校,其他几个也在支持下有出路。许世友常去看看他们,问冷暖,帮他们走上正道。 许世友把陶勇孩子们当自家看待,安排他们在军区大院住下,衣食不缺,还买书本让读书。张小勇受父亲影响大,考进军校,毕业当中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舰长,争气得很。其他孩子有的读书有的学手艺,都逐步独立。许世友到1985年去世前,还惦记他们过得怎么样。张小勇后来下海经商发家,但没忘恩情,在陶勇去世十周年写诗缅怀父亲感激许世友。兄弟姐妹每年清明聚一起扫墓,聊当年恩情。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