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已经进入摊牌阶段,但为何都还不掀桌子?东大之所以不掀桌子,那是因为想慢慢熬死

只言片语里 2025-09-04 17:49:18

中美已经进入摊牌阶段,但为何都还不掀桌子?东大之所以不掀桌子,那是因为想慢慢熬死白头鹰。而白头鹰之所不敢直接跟东大掀桌子,那是因为白头鹰没有底气,也就是白头鹰早已丧失用军事手段战胜东大的机会! 说起中美关系,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大家都觉得两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公开对峙了,从贸易摩擦到科技封锁,再到南海和台湾问题,感觉随时可能爆发大冲突。可奇怪的是,到2025年了,为什么双方还都没彻底翻脸呢?其实,这里面有深层次的原因,东大这边是打算通过长期消耗来拖垮对手,而白头鹰那边则是因为底牌不够硬,尤其在军事上,已经没把握通过武力取胜了。 先看看经济层面,中美两国经济纠缠得太深了,贸然断开谁都吃不消。2024年的贸易额就高达6880多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天都有将近19亿美元的货物在太平洋上来回跑。东大的工厂生产出大批玩具、衣服和电子产品,直接供应白头鹰的超市和市场,而白头鹰的芯片设备和高端机械,又是东大制造业离不开的。 去年白头鹰刚试着对中国商品加关税,结果华尔街股市在半个月内就蒸发了4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GDP的14%没了影儿。超市里的牛奶和日用品价格跟着涨,民众怨声载道,最后白头鹰政府只好取消了91%的加税计划。这事儿说明啥?经济上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硬脱钩就是自残。东大控制着全球近70%的稀土产量,白头鹰70%的稀土进口都靠东大,这些材料是做导弹和军舰必不可少的。要是断了供,白头鹰的F-35战斗机发动机都得停产。 更别说东大的新能源产业,比如电动汽车和光伏组件,出口量每年增长30%,这让东大在全球供应链中越来越稳固。白头鹰的国债已经堆到37万亿美元,每天光利息就得还220亿美元,一年下来利息支出1.4万亿美元,比军费还高。9.2万亿美元的债务今年到期,每天还款250亿美元,这压力大到什么程度?财政都快被吸干了,哪还有余力大搞对抗。 军事上,白头鹰的军费2024年涨到997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三成多,看起来很唬人。可实际情况呢?白头鹰的太平洋舰队航母还在南海晃悠,但东大的东风-21D导弹射程能覆盖关岛基地,这东西被称为航母杀手,白头鹰海军自己都承认,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不再是他们的囊中物了。东大这些年军事现代化步伐很快,高超音速导弹和反舰武器让白头鹰的航母战斗群不敢轻易靠近。 要是真打起来,白头鹰的损失会很大,因为他们的武器生产链也离不开东大的材料供应。白头鹰过去靠军事霸权维持影响力,但现在面对东大的防御体系,已经没绝对优势了。这不是说白头鹰弱到不行,而是东大的实力上来了,双方形成了一种平衡,谁先动手谁吃亏。东大不急着掀桌子,就是因为知道时间站在自己这边,通过科技进步和军力建设慢慢积累优势,而不是冒险短兵相接。 战略布局上,东大玩的是长线游戏,一带一路到2024年底已经有369个项目,投资2810亿美元,在海外建电厂、铺铁路,太阳能项目装机容量22GW,相当于给发展中国家送了44个三峡电站的清洁能源。这不光是赚钱,还在拉拢盟友,扩大影响力。 反观白头鹰,忙着应付国内债务和国际盟友的离心离德,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跌破50%,黄金价格冲到3200美元以上,连一些盟友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这跟当年英镑被美元取代的场景有点像。白头鹰想联合荷兰限制对东大的芯片出口,结果荷兰的ASML公司还是照卖设备,因为东大占全球半导体消费市场的40%,真断供了,荷兰企业得裁员一半。 科技领域,东大企业像华为用上国产芯片,Mate60系列照样出货,大疆无人机全球市场份额涨到80%。白头鹰的实体清单列了50多家东大公司,可制裁像个筛子,漏洞太多。苹果在东大的郑州工厂停工一天,全球iPhone发货就得推迟半个月,这供应链的韧性让白头鹰的封锁效果大打折扣。 为什么东大选择慢慢熬?因为东大的发展势头好,制造业转移快,科技自主化在加速。新能源出口年增30%,稀土和动力电池这些关键产业牢牢抓在手里。白头鹰国债每5个月就增加1万亿美元,利息负担越来越重,财政空间被挤压。东大不掀桌子,就是在等此消彼长,自然解决很多问题。 白头鹰不敢直接掀,是因为没底气,军事上没了速胜把握,经济上脱钩代价太大。2025年上半年,东大的制造业继续转移,国际影响力扩大,而白头鹰还在纠结关税和债务。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战可能更猛,但从过去经验看,硬来往往适得其反。两国关系低谷,但还没到断交地步,因为双方都算时间账,东大耗得起,白头鹰耗不起。

0 阅读:0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