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旦失去心气,就要走下坡路了。 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守护孩子眼中的光、心中的火,才是真正决定他们能走多远的关键。 很多孩子,一开始聪明灵巧、对世界充满好奇,可后来却慢慢变得沉默、消极,对什么都提不起劲。 这不是因为他们“懒”了,而是心气耗尽了。 心气,就是一个孩子的精神内核,是孩子愿意努力、敢于尝试、相信自己能好的那股劲儿。 一旦心气散了,再好的资源、再高的期待,都成了压垮他们的负担。 他们会开始逃避挑战,害怕失败,甚至自我否定:“反正我不行”“学了也没用”。 这种状态一旦形成,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越不动,越无力;越无力,越不想动。 为什么会失去心气? 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身边人不断的“关心”和“督促”,比成绩、比才艺、比表现。 孩子被放在一条永远有人跑在前面的赛道里,抬头一看,全是背影,低头一想,全是压力。 久而久之,孩子不是为自己而学,而是在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真实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把火,需要空间去燃烧,需要信任去助燃,需要允许偶尔的熄灭和重新点燃。 想要守护孩子的心气,记住这几点。 少说“别人家的孩子”,多看“自己家的进步” 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承认他的独特,就是给他呼吸的空间。 把“你怎么这都不会”换成“我们一起试试看” 孩子不怕困难,怕的是困难时无人支撑。父母的态度,是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底气。 允许孩子有情绪,也允许ta有休息的权利 不是每一分钟都要用来努力,放松、发呆、玩耍,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积蓄能量。 多夸态度,少夸天赋 “你很努力”比“你真聪明”更重要。让孩子相信:成长在于过程,而不只在于结果。 做孩子的“安全基地” 让家成为一个任何时候回来都能被接纳的地方。而不是另一个赛场。 教育不是硬碰硬的打磨,而是心与心的滋养。 孩子的心气,就像一盏灯,你不需要不停地加油点火,而是要挡好风,护好芯,让它自己能稳稳地亮下去。 最后分享一句鲁迅先生的话:“教育根植于爱。” 爱的本质,不是塑造,而是守护;不是催促,而是相信。别让孩子的世界,只剩下分数和排名,却弄丢了最珍贵的自己。 祝福每一个孩子,都能眼里有光、心里有梦、脚下有路。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点”。
童年迷惑行为小时候是真的有点不聪明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