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资敌?”中国一企业去年帮印度建全球最大炼钢炉,每年能产400万吨的铁水

柳淮蕊 2025-09-03 00:40:09

“光明正大资敌?”中国一企业去年帮印度建全球最大炼钢炉,每年能产400万吨的铁水,要知道我们国内都还没有,那么这家企业到底是何来头? 去年9 月 21 日,印度塔塔集团的钢厂里,一座大家伙点火投产了,它的有效炉容 5873 立方米,设计年产铁水 437.5 万吨。 这座 “钢铁巨兽” 的设计者和核心设备供应商,就是咱中国的中冶赛迪集团。 更让人窝火的是,就在这座高炉投产前不久,印度政府宣布对中国焊接不锈钢管,征收最高 29.88% 的反补贴税,期限还长达 5 年。 刚帮人建完先进炼钢炉,转头就被人家加税制裁,这事怎么看都说不过去。 这家让众多中国公司,被迫成为冤大头的企业,在咱们国内可是响当当的龙头企业,上世纪 60 年代就开始承担国内大型钢铁基地的设计建设,攀钢、宝钢这些咱们耳熟能详的大型钢铁企业,都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在全球范围内,他们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全球前 50 强钢铁企业中超过 80% 都是他们的客户,业绩遍布六大洲 30 多个国家,近年来海外项目合同额就达 360 多亿元,带动中国设备出口 200 多亿元。 要说技术实力,中冶赛迪手里的真家伙更是不少,他们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有 500 多项,突破 “卡脖子” 技术 20 多项,特别是在特大型高炉技术方面,那更是国内顶尖、世界领先。 他们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还得过 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应用到国内外 20 多座特大型高炉,每年能节约标准煤约 39.6 万吨,减少碳排放约 104.5 万吨。 这次给印度塔塔集团建的高炉,就用了他们的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工艺技术,还有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煤气干法除尘等国产化核心装备。 说实话,连咱们国内都没有这么大的高炉,目前国内最大的高炉,是宝钢湛江的 5050 立方米高炉,比印度这座小了不少。 这就更让人想不通了,咱们自己还没用到这么先进的最大规格高炉,怎么先给印度建上了? 而且中冶赛迪给印度建这座高炉,从开始设计到最终投产,前前后后花了九年时间。 早在 2015 年 10 月,中冶赛迪就中标了这个项目的设计合同,当时面对英国、韩国、意大利、卢森堡等国知名工程公司的竞争,硬是凭着实力拿下了。 可万万没想到,咱们这边付出心血帮印度提升钢铁产能,那边印度却反手给咱们一刀。 就在这座高炉投产前几天,印度财政部就发布通报,决定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焊接不锈钢管征收反补贴税,税率高达 29.88%。 这时机掐得可真准,一边用着咱们的先进技术扩大产能,一边竖起贸易壁垒,限制咱们的钢铁产品进入印度市场,这操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更让人担忧的是,印度塔塔集团借着这座新高炉,实力大增。 塔塔钢铁在 Kalinganagar 的产能,从 300 万吨 / 年一下子提升到 800 万吨 / 年,总投资达 2700 亿卢比,他们不仅在印度国内市场加强了竞争力,还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有消息说,塔塔钢铁已经研发出耐腐蚀特种钢,开始反攻欧洲市场,这直接挑战了咱们中国在高端钢材领域的地位。 在海外市场上,他们仗着新增的产能和成本优势,跟咱们中国钢铁企业打价格战抢生意,这对咱们的钢铁出口可不是好消息。 比市场竞争更让人揪心的,是技术和人才的流失,参与这个项目的 300 名中国工程师中,有 47 人被塔塔集团挖走了,这意味着咱们的核心工艺机密,可能已经外流。 要知道,这些技术可是咱们花了几十年心血,研发积累下来的,是咱们钢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可怕的是,印度借着这个项目,培养了 2 万名冶金工程师,这个数量可能比咱们中国前十钢企的工程师总和还多,这无疑会加速印度钢铁技术的提升,对咱们形成长期威胁。 但就他们的行动看来,印度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计划借着这些新增的钢铁产能,在汽车、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发力,目标是成为全球重要的钢铁生产和出口大国。 目前来看,他们已经在高端钢材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这背后离不开咱们提供的先进高炉技术支撑,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中冶赛迪通过海外项目,确实获得了短期利益,带动了设备出口和技术输出,但从长远来看,咱们可能失去了更多。 技术输出不能只看眼前的合同金额,更要考虑国家的产业安全和长远利益。 我不是说技术不能输出,国际合作也是必要的,但咱们得有底线、有策略。 不能把自己吃饭的家伙,随便就给了别人,更不能让别人拿着咱们的技术,反过来卡咱们的脖子。 希望这件事,能让更多企业和相关部门警醒,在技术输出这条路上,既要走得出去,更要守得住底线,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牺牲了国家的长远发展根基。 毕竟,核心技术才是咱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这个家底可不能随便丢了。

0 阅读:8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