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年,薛仁贵打败回纥,俘虏了十几万人,薛仁贵下令,“江南的全部坑宰,女眷都赏给将士们”,回纥于是派使者去大唐那控诉薛仁贵,唐高宗无奈,派契苾何力去安抚回纥,结果契苾何力更残酷。
薛仁贵出身河东薛氏,这是北魏以来就有名的世家大族。
可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没了,家里日子越过越穷,只能靠种地为生。
但他没觉得穷是丢人的事,每天扛着锄头下地,闲着的时候就练刀枪棍棒,慢慢练出了一身好本事。
唐朝初年,边疆不太平。
唐太宗亲征辽东时,全国上下都在招兵,要去前线打仗。
薛仁贵的媳妇柳氏跟他说:“你这身功夫别浪费,去从军立功才是正事儿,光宗耀祖就靠这机会了。”
薛仁贵听了媳妇的话,收拾行李投奔了大将军张士贵麾下当兵。
到了军队,薛仁贵很快显露出了本事。
辽东安地战场上,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围困,眼看就要出事。
薛仁贵一杆枪冲进乱军,左挑右刺,硬是砍翻了对方一个带兵的头目。
高句丽士兵看他这么厉害,都吓傻了,赶紧撤退,刘君邛这才捡回一条命。
这一仗让薛仁贵在军营里出了大名,往后打仗他都冲在最前面。
高句丽兵见了他的旗号就害怕,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了高句丽防线。
唐太宗听说了薛仁贵的本事,专门召见了他。
皇帝拍着他肩膀说:“这次打高句丽,最幸运的就是得了你这个猛将。”
从那以后,薛仁贵的官越升越高,没几年就成了大将军。
他也没辜负皇帝的信任,每次领兵打仗都冲在最前头,立了不少大功,成了唐朝有名的将领。
唐太宗去世后,继位的唐高宗同样看重薛仁贵。
龙朔元年,回纥那边闹起来了,其中九姓铁勒最能折腾。
老派骑兵骚扰唐朝边境,抢粮食、杀百姓,搞得边疆不得安宁。
唐高宗气坏了,决定派大军去收拾他们,可派谁去呢?
他想来想去,觉得薛仁贵最合适。
大军到了天山,九姓铁勒根本没把唐朝军队放在眼里,凑了十万大军来对抗。
他们还挑了部族里最能打的勇士,骑着快马冲到唐军阵前挑战。
想挫挫唐军的锐气,给自己人打打气。
这些勇士从小在草原长大,骑马射箭特别厉害,马跑起来像一阵风,箭射出去准得很。
可薛仁贵根本没把这些勇士放在眼里。
他抄起弓,连射三箭,每支箭都像长了眼睛似的,精准地扎进对方要害。
很快,三个最能打的勇士就栽下马死了。
九姓铁勒的士兵一看这阵仗,吓得腿都软了,打仗的劲儿一下子没了。
薛仁贵趁势带着唐军往前冲,刀枪并举,把敌人杀得丢盔弃甲,剩下的敌军跪在地上哭喊求饶。
这一仗,唐军大获全胜,抓了好多俘虏,还抓住了九姓铁勒三个最大的头目。
可怎么处理这些投降的士兵呢?
当时军中有不少人建议:“大战之后,杀降不祥,留下几个贵族回去报信就行,普通士兵和平民让他们自己回家吧。”
但薛仁贵不这么想,他说:“要是放了这些闹事的,显得咱们软弱,其他草原部落跟着学,以后更难收拾。”
不管别人怎么说,薛仁贵下了死命令。
把投降的十三万九姓铁勒士兵全部活埋,一个不留。
这道命令一下,军营里都炸开了锅,可薛仁贵铁了心要这么做。
很快,十三万降兵就被埋进了土坑,哭声喊声响彻天山。
打完了仗,薛仁贵放松了些,也想享受享受。
他让人把九姓铁勒最漂亮的公主送到自己帐篷里,硬是收她做了小老婆。
其他抓来的贵族女子,他也分给了手下的将领。
大家跟着他打了胜仗,又得了好处,一个个乐呵得不行。
可这事传到朝廷,不少大臣看不过去,纷纷上书批评薛仁贵残忍。
但唐高宗正看重他打胜仗的功劳,把这些奏折都压下了,还赏了他好多金银财宝。
从那以后,薛仁贵的地位更高了,继续替唐高宗四处征战,平定边疆。
虽然老话说“杀降不祥”,后世也常骂他残忍,但薛仁贵为国家确实出了大力。
唐朝能在当时稳住边疆,他立了不少功劳。
他这一辈子,从穷小子成了大将军,最后活到了七十岁,走的时候也没遭什么罪,算是善终了。
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做过的错事,得全面看。
薛仁贵虽然坑杀了降兵,但他打仗确实厉害,为唐朝的安定出了大力,这也是他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原因。
对此您怎么看?
用户10xxx28
崇祯要心有这么狠,李自成进不了北京!
知行合一
杀降兵绝对是政敌污蔑,他们有没有去现场看
假如有来生
要是1945年把投降的日军全部坑杀就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烦恼了
用户11xxx51
站到将军的位子上是对的,其它人想着也惧怕。
时空交错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不杀留着过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