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啥突然回老家盖庙?这事儿《明史》就寥寥数字,背后却藏着他一辈子的心结。 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下旨要在老家凤阳建郊庙。两个月后他亲自跑回去视察,待了不到一周就匆匆回应天(南京)。史书惜字如金,但你把这三条记载连起来看就懂了,这是朱元璋的“衣锦还乡”梦碎现场! 当时南京皇城都还没完全竣工,他偏要抽调工匠去凤阳建更气派的中都。刘伯温当时就劝过:“凤阳那片岗峦起伏,不适合建都啊!”朱元璋眼睛一瞪:“朕出生时屋顶红光冲天,老家风水岂能不好?” 他非要在家乡复刻南京都城规制,城墙周长比北京故宫还多出两里地。午门基座上的白玉石雕,比南京北京的都华丽,朱元璋这是把毕生审美都砸给老家了。 但怪就怪在,中都工地昼夜赶工四年,他突然在洪武八年下旨永久停建。后世考古发现,当时连宫殿琉璃瓦都烧好运来了,说停就停。为啥? 《明太祖实录》里记了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朱元璋视察回来问李善长:“汉高祖为什么不都洛阳而选长安?”李善长答:“刘邦是务实派。”老朱沉默良久突然说:“天下大事岂能尽如人意?” 其实他巡视时亲眼见到了真相,凤阳地处淮河流域,年年不是旱就是涝,运建材的漕船经常搁浅。更关键的是,群臣私下抱怨:“皇上真要迁都到这,我们天天上朝得先走三百里旱路!” 最刺痛他的可能是某个深夜,据记载,老朱微服私访时听到老农唱秧歌:“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他站在田埂上愣了半夜,第二天就下旨回銮。 中都工程耗费的财力多惊人?现代学者测算相当于当时全国年粮税的三成!朱元璋后来在《皇明祖训》里自省:“朕年轻时慕秦皇汉武气象,欲在家乡立万世之基,终知都城的选定要为天下计而非一人之荣。” 他终其一生再没回过凤阳。那座未完工的中都城墙,立在淮河南岸,像是朱元璋留在故土的一块巨大心病。
朱元璋为啥突然回老家盖庙?这事儿《明史》就寥寥数字,背后却藏着他一辈子的心结。
闻史忆今阁
2025-09-01 14:25:52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