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了!”湖南长沙,女子闲着无聊给女儿拍照,不料却看到孩子眼睛发红像“猫眼”,她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就怕是疾病征兆,岂料,医生表示这是天生大眼睛,瞳孔比别人大一些而已,网友:这就是互联网的意义,有时候可以防范于未然!
据洛视频8月28日的报道,一位妈妈偶然给女儿拍了张照片,却发现孩子眼睛亮得诡异,像极了夜里的猫眼,她心里咯噔一下,连夜带孩子奔去医院。结果检查做完,医生笑着说:“孩子好着呢,就是眼睛比别人大点,别自己吓自己。”
她在家里给女儿随手拍了几张照片,手机闪光灯刚闪完,再一看照片,差点没把她吓坏,小女孩的眼睛居然反射出亮晃晃的黄白色光,瞳孔缩成一道竖线,活脱脱是只小猫的眼睛。
她越看越不对劲,赶紧把照片发到了妈妈群和短视频平台,想问个明白,没想到不少网友都跳出来提醒:“快去检查,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我亲戚的孩子就是这样,后来确诊了……”
视网膜母细胞瘤,俗称“眼癌”,多发于婴幼儿,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瞳孔在光线下呈现白色或黄色反光,也就是“猫眼”。看到这些留言,她手都抖了,当天晚上就带着孩子挂了急诊。
医生仔细做了眼底筛查、B超,还用了裂隙灯全面检查,最后报告显示:孩子眼睛非常健康,没有任何肿块或病变。那种“猫眼”效果,只是因为她的瞳孔天生比较大,加上闪光灯角度凑巧,才出现了反光错觉。
尽管医生明确说没事,这位妈妈还是好几天没睡踏实。她说:“我也知道该信科学,可一旦担心起来了,就控制不住地往坏处想……万一呢?”
这大概不是她一个人这样。现在很多父母都习惯“一有疑问先上网搜”。之前就有家长发现孩子有一小撮头发变白,紧张得以为是白癜风,结果只是洗发水没冲干净;还有小朋友膝盖青了一块,家长连夜查手机怀疑是血液病,后来才知道不过是摔了一跤。
我们小时候,父母哪这么容易紧张?磕了碰了涂点紫药水,发烧了捂汗喝热水,几乎没跑过几次医院。现在倒好,手机一掏,什么病都能查,什么症状都能对标,越看越像,越像越慌。
有些专家把这叫做“百度看病,越看越病”,话虽调侃,却点出了当下家长的普遍焦虑。
技术带来便利,也放大了恐惧,尤其是孩子的健康问题,谁都不敢大意。这也提醒我们:网络信息能帮我们警觉,但不能替代专业诊断。遇到疑惑,问医生比问网友靠谱。孩子的健康问题上,及时检查是负责,但过度焦虑反而可能添乱。
说到底,父母之心,就是明明知道百分之九十九是虚惊一场,也非要排除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才安心。你不是一个人这样,大家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