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辆日军坦克掉进了旱坑,当3个日本兵从坦克里刚伸出脑袋时,便被一把枪送上了西天。然而,这把枪的主人为了探路却不幸踩中了地雷。 一九三九年,成都青年郑维邦二十三岁,那时候日本人的飞机已经在咱们头上扔炸弹了,他二话不说就参军上了战场。 那时候小鬼子装备好,坦克轰隆隆开道,后面跟着步兵和骑兵,咱们的人想打赢,就得先想办法对付这些铁疙瘩。 郑维邦和战友们琢磨出一个土办法,挖大坑让坦克掉进去,再扔手雷炸,没炸死的就用枪解决,这办法虽然土,但挺管用。 一九四一年五月七号,在山西夏县文德村,他们提前挖好了坑,果然一辆日军坦克栽了进去,战士们赶紧扔手雷,盖子掀开后钻出三个日本兵,郑维邦一枪一个全撂倒了。 可没想到有个新兵紧张,枪走火了,鬼子立马机枪扫射,火力太猛,他们只能撤,撤退时郑维邦亲眼看见一个战友中枪倒下,他忍着悲痛把帽子支在石头上迷惑敌人,争取了点时间。 五月二十一号,郑维邦在探路时不幸踩中地雷,右脚四个脚趾炸飞了,身上嵌满弹片,抬下去时人都以为他没救了。 医生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用刀割开肉,拿钳子取弹片,他痛得晕死过去,但还是活了下来,醒来第一句话就是“还要打鬼子”。 五月底山西失守,他心急如焚,伤没全好就又归队了,之后大大小小的战斗都没落下,直到四五年抗战胜利。 晚年他常念叨,没有那些牺牲的弟兄,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得珍惜。 二零一五年九月三号,他作为川军代表去了北京参加阅兵,坐在第一车通过天安门,抬手敬礼时激动得不得了,说这辈子值了。 二零二零年二月九号,郑老在成都家中安详离世,享年一百零四岁。 老人走了,但还记得他的人说,再也听不到他在人民公园讲抗战故事了,也见不到他在纪念碑前敬礼的样子了。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老兵的付出,咱们得永远记在心里。 信息来源: 文汇网:《104岁抗战老兵郑维邦辞世 曾受邀参加“9·3大阅兵”》 网易新闻:《百岁抗战老兵郑维邦辞世,曾两次报名参军》 人民网:《98岁老兵忆抗战岁月:日军骑马强抢妇女》 中国日报网:《四川98岁抗战老兵郑维邦:不把鬼子赶走,绝不下战场》 人民网党史频道:《川军后人千里赴山西 寻找父辈抗战足迹》 华西都市报:《99岁川军老兵郑维邦:得到了肯定,我这一辈子值了!》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5点赞】
文博之家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