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 年,年仅 31 岁的秋瑾在绍兴被害,无人敢替她收尸。6 岁的女儿王灿芝被送回老家,只有她嘴里喊着:我要去给妈妈报仇。并从小就学习武术,誓为母报仇。 秋瑾,1875 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家境不错,曾祖父做过县令,祖父和父亲也在官场混过。她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过台湾省,路上遇到过大风暴,船晃得厉害,她抓着母亲的衣角,眼睛盯着海浪,胆子比一般孩子大。 王灿芝回了老家后,日子过得挺冷清。亲戚们虽说愿意收留她,可看着这小丫头天天攥着小木剑比划,嘴里还念叨着 “报仇”,总忍不住叹气。那时候的姑娘家,哪有学武术的道理?大家都觉得她是受了刺激胡言乱语,劝她学学针线、认认字就好,别总想着打打杀杀。可王灿芝偏不,天不亮就蹲在院子里扎马步,手心磨破了就用布条裹上,腿站麻了就揉一揉接着练,谁劝都没用 —— 她心里记着妈妈被害时没人敢管的模样,认定只有自己变厉害了,才能给妈妈讨回公道。 其实现在想想,当年没人敢替秋瑾收尸,根本不是大家冷血,是那会儿的世道太吓人了。秋瑾要推翻的是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的封建朝廷,这种 “造反” 的事,谁敢沾边?朝廷就是要靠这种威慑力,让所有人都不敢反抗。可秋瑾偏不怕,她明明家境好,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却偏要抛头露面搞革命,还喊着 “女学不兴,种族不强” 的话,想让姑娘们也能读书、能做主,这份勇气搁到现在都让人佩服。 王灿芝后来慢慢长大,也渐渐明白,“报仇” 不是真的要去杀了谁。她看着妈妈留下的文章,看着越来越多姑娘开始读书、开始争取权利,忽然懂了妈妈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公平的世道。所以她后来不光练武术,还拼命学文化,甚至去国外留学,想把妈妈的想法继续传下去。她不再是那个只想着 “打坏人” 的小姑娘,而是成了像妈妈一样,想为更多人做事的人。 这母女俩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不管世道多难,都没丢了心里的那股劲。秋瑾敢站出来对抗不公,王灿芝敢带着妈妈的希望继续走下去,她们都是了不起的女性。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07年,年仅31岁的秋瑾在绍兴被害,无人敢替她收尸。6岁的女儿王灿芝
海边观潮客
2025-08-31 21:30:42
0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