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9 月,台儿庄工地一铲下去,钢盔和骨头一起露出来,73 年前的子弹还在骨缝里。 考古队立刻停工,把两具遗骨、一把汉阳造、五十多发弹壳送到山东大学 icon,三天后确认:35 岁和 25 岁,都是死守台儿庄的中国兵。 现场就是当年 “57 把大刀定乾坤” 的巷口,敢死队 130 人冲进去,44 人没回来,骨头和刀一起被泥土盖到今天。 你摸着良心想想,那铲下去的哪是泥土啊,是两代人的青春和热血。35 岁的兵,说不定家里有等着他回家的老婆孩子;25 岁的小伙子,可能还没来得及跟心上人说句告白。他们揣着汉阳造,攥着子弹,在那个巷口跟敌人拼命的时候,肯定没想过自己会被埋在这儿 73 年,直到工地的铲子把他们 “叫醒”。考古队停工保护的样子挺让人暖心,可转头又会琢磨,这俩兵是幸运的,能被发现、被确认身份,那剩下没回来的 42 个敢死队员呢?还有台儿庄战役里其他没留下名字的烈士,他们是不是还埋在某个工地、某片庄稼地下,连个被认出的机会都没有? 再说那 “57 把大刀定乾坤”,光听这名字就觉得热血沸腾,可现在能说清这 57 把刀背后故事的人有多少?年轻人刷短视频的时候,可能刷到过台儿庄战役的片段,但很少有人知道,某条巷口的泥土里,还藏着烈士的骨头和没打完的子弹。咱们总说不能忘本,可 “不忘本” 不是喊口号,是得知道这些具体的人和事 —— 知道有群年轻人曾在这儿用大刀拼过命,知道他们的骨头埋在哪个角落,知道他们没看到的和平,现在我们替他们享着。 还有个事儿挺值得琢磨,工地发现遗骨后,考古队送过去确认身份,之后呢?这些遗骨有没有被好好安葬,有没有立块碑让后人知道这儿埋着谁?现在很多地方搞建设,偶尔会碰到历史遗迹,可有些时候可能就没太当回事,觉得赶紧清理完继续施工才重要。可这些不是普通的泥土和骨头啊,是历史的见证,是英烈的归宿,要是连这点敬畏心都没有,那咱们跟忘了他们有啥区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011年9月,台儿庄工地一铲下去,钢盔和骨头一起露出来,73年前的子弹
海边观潮客
2025-08-30 21:29:47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