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1990年A股正式成立开始算起,到现在已有35年春秋。在这几十年里,股市如同过山车,有时候涨得特别猛,大家就觉得赚钱容易;可过不了多久,又会跌得厉害,不少又会觉得手里的股票一下子就不值钱了。
不仅仅是A股这样,全世界的股市都是这个规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A股到底经历了多少次大起大落,每次的原因又是因为什么。
A股的第一次牛熊周期,发生在1990—1996年。
1990—1993年是牛市。1990年上交所成立,第二年深交所也成立,由于股市初次成立,股票稀缺,所以供不应求,造成了股价大涨。尤其是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从95点上涨到了1558点,涨幅高达15倍。
1993—1996年是熊市。由于股市的过度投机,市场监督加强,中国证监会成立,再加上股市扩容等因素,1994年7月,上证指数跌至325点,跌幅超过80%。
第二次牛熊周期,发生在1996—2005年。
1996—2001年是牛市。由于受到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市场信心恢复,同时经济软着陆成功,政策鼓励股市发展,上证指数从512点升至2001年6月的2245点。
2001年—2005年是熊市。当时的中国由于面对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股市扩容加快,上证指数大幅下跌。直到2005年6月,指数跌至998点。
第三次牛熊周期,发生在2005—2007年。
2005—2007年是牛市。由于受到了股权分置改革释放流动性,经济高速增长,上证指数从998点飙升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达到了A股的历史巅峰。其中资源股、金融股领涨,全民炒股,市场整体PE估值超过了70倍。
2007—2008年是熊市。2008年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时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国内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开始了大面积的收水,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利率等。由于受到了政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不景气。2008年10月,上证指数暴跌至1664点,一年内暴跌73%。
第四次牛熊周期,发生在2008—2013年。
2008—2009年是牛市。当时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流动性宽松,指数从1664点反弹至2009年8月的3748点,中小盘股活跃。
2009—2013年是熊市。由于刺激政策产生了后遗症,国家不断地收水。2013年6月,造成了钱荒,股市跌落至1849点。
第五次牛熊周期发生在2014—2018年。
2014—2015年是牛市。因为受到了杠杆资金推动(如融资融券、配资等),加上政策鼓励创新,上证指数从2000点升至2015年的5178点,创业板指更是上涨将近6倍。
2015—2018年是熊市。当时监管清理配资,熔断机制实行,加剧了股民以及机构的恐慌。2016年1月,A股触底至2638点。2018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市值再次跌至2440点。
第六次牛熊周期,发生在2019年,直至今日。
2019—2021年是牛市。由于外资的持续流入,加上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消费、科技龙头(如茅台和德宁时代)领涨,指数慢牛。
2021—2024年是熊市。美联储加息、国内的恒大破产事件,再加上国内受到了疫情的影响,2023年10月上证指数跌破至3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