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不过就是肝郁气滞、脾胃失和了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玉龙。如今行医3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8-30 16:18:12

反流性食管炎,不过就是肝郁气滞、脾胃失和了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玉龙。如今行医30多年,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肝胆脾胃等相关疾病上。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镜检查做了好几轮,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换了一种又一种,可病情依旧反反复复,难以彻底痊愈。 其实在中医看来,反流性食管炎不过是肝郁气滞、脾胃失和,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罢了。此时单纯依靠服用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就如同给漏雨的房子只是简单地遮上一块布——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要让肝气舒畅条达,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气机顺畅了,食管的炎症自然会逐渐消退。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张“护食管方”,此方不用昂贵药材,也不故弄玄虚,实实在在地调理肝脾、调和气机,让食管黏膜自我修复,重归健康。我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已帮助无数患者摆脱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困扰! 原方组成:柴胡、香附、枳壳、白术、山药、黄芪、丹参、蒲公英、炙甘草。 其中,柴胡、香附、枳壳主要发挥疏肝理气的作用,就像给拥堵的道路疏通交通一样,把“堵住的气”理顺,让气机能够顺畅地升降,从而缓解胸胁胀满等不适症状;白术、山药、黄芪着重健脾益气,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了,才能为食管黏膜的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施肥浇水,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丹参、蒲公英、炙甘草则起到活血清热、修复黏膜的作用,气血流通顺畅了,炎症才能消除,萎缩或受损的黏膜才能逐渐“焕活”。 就拿前阵子来就诊的李先生来说,他刚 45 岁,被反流性食管炎折磨得苦不堪言。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黏膜有糜烂,他整日忧心忡忡,害怕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 他都有哪些症状呢?饭后常常感觉胸骨后有烧灼感,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严重时疼痛会放射至背部;晚上睡觉时,反流的症状会加重,常常被酸水呛醒,导致睡眠质量极差;平时情绪容易烦躁,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还伴有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等问题;看他的舌头,舌边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综合这些症状来看,全是肝郁气滞、脾胃失和的典型表现。这病根并不在食管本身,而是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胃气上逆,从而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于是,我便在上述基础方上加了海螵蛸、浙贝母。因为李先生反流症状严重,海螵蛸和浙贝母有制酸止痛的作用,能加强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的效果。整个方子以疏肝理气为先锋,健脾和胃为根基,活血清热、修复黏膜为辅助,多管齐下,共同对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就如同“生病的树木”,单纯抑制胃酸(相当于给树木遮阳避雨,却未解决根本问题)是不够的,得松土施肥(健脾)、修剪枝叶(疏肝)、杀虫除害(活血清热),树木的根基才能稳固,重新茁壮成长,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1 阅读:7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2
2025-08-30 17:36

[赞][赞]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