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评价宫鲁鸣指导,他认为宫鲁鸣指导没有什么问题。中国女篮有张子宇和韩旭,是如今世界上最为高大的球员,想要一时用好她们很难,必须给宫鲁鸣教练一点时间。至于亚锦赛上输给日本队,纯属偶然。凭借中国女篮队员的实力,再加上宫鲁鸣教练精心打造,不远的将来会给球迷一个大大的惊喜 有一说一,苏群的这番话一抛出来,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一派拍腿叫好:“宫导带女篮那会儿多硬?现在换血期就该给他时间!”另一派急得直跺脚:“亚锦赛输日本丢人了吧?还‘偶然’?”您要问我咋看?咱先把镜头拉回赛场,看看这俩“女巨人”和张导的交集,再唠唠这“时间”到底值不值得等。 先说张子宇和韩旭这对“移动塔”。上回看女篮热身赛,张子宇往篮下一站,对面中锋往她身侧一站——好家伙,活像大人哄小孩!这姑娘才16岁,身高已经2米27,比郑海霞(中国女篮名宿,身高2米06)还高出一截;韩旭更不用说,2米07的“女版大姚”,上回对澳大利亚,她一个人在内线凿出12个篮板。您说这俩“女巨人”搁一起,是不是该横扫赛场?可现实是,亚锦赛打日本,她们加起来才拿了28分,日本队的中锋宫崎早织才1米88,愣是把内线搅得跟菜市场似的。 这时候就有人犯嘀咕了:“宫导不是带过2015年亚锦赛冠军吗?咋现在连日本都打不过?”您可别急着下结论。2015年的女篮,核心是陈楠、苗立杰这些“老江湖”,战术成熟、配合默契;现在这批新人呢?除了韩旭有过世界杯经验,张子宇刚打职业联赛没两年,李缘、王思雨这些后卫还在摸索和内线的连线节奏。宫导最近在采访里说:“现在的训练,光是张子宇的高位策应就练了20套,韩旭的低位背打还得抠细节——俩‘新手’磨合,哪能跟老队员比?” 再说苏群说的“偶然”。亚锦赛那场输球,您仔细看回放没?第三节最后3分钟,日本队打了波7比0的小高潮,当时张子宇在外线被放空,宫导在场边急得直搓手——这姑娘平时训练三分命中率能到35%,可那会儿手紧得连球都传不利索。赛后宫导说:“这是心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您想想,一个16岁的小姑娘,第一次打国际大赛关键战,对面观众的嘘声能掀翻屋顶,换您能稳住? 可咱也得承认,宫导的“巧劲儿”确实没闲着。上个月封闭训练,他把张子宇和韩旭“绑”在一块儿练了整整10天——张子宇高位策应,韩旭顺下吃饼;韩旭牵制包夹,张子宇外弹投三分。有场内部对抗赛,张子宇送出了7次助攻,韩旭拿了15分,这配合看着就让人眼热。更绝的是,宫导专门找了NBA的录像带,研究约基奇和恩比德的“双塔”打法,现在女篮的内线战术,已经有那么点“国际范儿”了。 网友里有位老球迷说得实在:“当年宫导带女篮,用的就是‘慢工出细活’。2008年带卞兰、苗立杰那批人,磨了两年才拿冠军;现在这俩‘女姚明’,再给她两年,保准能打出来。”您看现在女篮的赛程,11月有世界杯资格赛,明年有亚运会,后年就是巴黎奥运会——宫导心里有谱着呢,他等的不是“立刻赢”,是“赢长久”。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中国女篮现在缺的不是实力,是“耐心”。咱们总想着“赢日本、压澳大利亚”,可看看人家美国女篮,从丽莎·莱斯利到格雷,换了多少代核心?哪支强队不是熬出来的?宫鲁鸣指导带的这批姑娘,有身高、有拼劲,再加上他的“老辣”和“巧思”,真给够了时间,别说亚锦赛,奥运领奖台都未必够她们“撒欢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广东东阳光进一步补强莫兰德哭晕在厕所网络传闻,广东东阳光队将进一步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