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日本死咬着钓鱼岛不放,动不动就敢来挑衅中国,为什么现在那么安静了?其实很简单,日本的沉默并非退让,而是被中国硬实力按在地上摩擦,疼得不敢吱声了。日本当年为啥对钓鱼岛那么上心?说白了,就是看中了三样东西。 钓鱼岛群岛位于东海,靠近日本冲绳,海底蕴藏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报告指出该区域可能有大型油田,日本政府重视起来,因为能源依赖进口,派勘探队采集样本,确认潜力。周边水域鱼类资源丰富,形成渔场,日本渔船常捕捞,视为经济支柱。国内经济低迷时,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增多,政客借领土议题炒作,组织集会维护国土,转移民众注意力,争取支持。 钓鱼岛位置控制东海航道,能监视船只,对日本海军有利,还可平衡中国力量,与美国亚太部署配合。19世纪末,日本开始关注,1895年内阁决议纳入管辖,清政府忙于战争,日本上岛插旗建灯塔。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包括这些岛屿,1972年归还日本时一同移交。中国自明代有地图记载和渔民活动,将其视为固有领土。日本政界常在国会强调战略意义,媒体报道制造共识。 过去,日本对钓鱼岛执着源于资源、渔业和战略位置。1895年日本纳入钓鱼岛,战后美国托管1972年归还。日本声称当时无人居住,但中国有明清记载,渔民世代活动。1970年代油气发现后,中国台湾和大陆开始主张主权。日本政府文件显示,早年视钓鱼岛为无人岛,但资源报告后重视。 2010年,中国渔船与日本海岸警卫队碰撞,日本扣船长,引发抗议。2012年石原推动购岛,日本政府接手,称防地方激进,但中国视作改变现状。之后,中国海警船常态化进岛周边,日本巡逻船对峙渐少。 中国海军发展快,航母群、驱逐舰技术进步,规模超日本。东海巡航成常态,日本犹豫出动。空军上,中国战机巡逻频,日本飞行员疲于应对,常让路。2025年,中国海岸警卫队活动继续,日本报告称中国船只大型化武装化,但自身回应低调。 日本媒体对钓鱼岛报道减少,政客公开场合避谈。2025年,日本国防白皮书指中国军事活动为挑战,但未提具体挑衅。相比过去,日本现在安静,因中国实力让其掂量分量。
日本这么一闹,反倒好了。本来知道日本战败的人,不太了解详情,现在全世界一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