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GDP重回世界第二让冯德莱恩笑逐颜开,成就感拉满。 但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零二五年的最新数据,欧盟经济规模确实以十九点九九万亿美元的微弱优势超过了中国的十九点二三万亿美元,这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松了一口气。 一些欧洲人将这一变化视为全球经济平衡的重大转变,认为欧盟重新巩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甚至有人乐观地预言,只要德国法国等成员国团结起来,新的欧洲黄金时代就会来临。 然而这种基于美元计价的经济规模比较,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汇率波动和统计艺术的影响,而非实际经济实力的真实反映。 购买力平价水平才能真正衡量民众的舒适感和幸福感。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实力早已超过欧盟并稳居世界第二。 购买力平价考虑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价水平差异,能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实际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表明单纯从名义GDP和汇率角度来评估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不全面的。 欧盟民众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名义GDP的超然而得到实质性提升,反而面临着能源价格高企、工业生产下滑和生活成本加剧的严峻挑战。 欧盟因对俄制裁和能源政策调整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过去三年,欧盟经济损失达到一点三万亿欧元。 欧盟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比例从二零二一年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下降到二零二三年的大约百分之九,这一变化直接导致能源成本大幅增长。 欧盟的电力价格是美国的三倍,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五倍,这种高成本对欧盟工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沉重压力。 尤其是德国等主要工业国家连续两年经济萎缩,工业产值下降了百分之三。每十个欧盟公民中就有一人在冬季无法获得足够的供暖,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一比例甚至高达五分之一。 能源成本的上升不仅影响了欧盟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欧盟的整体经济增长产生了拖累。 欧洲能源危机是一场完美风暴背后的警示。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德国电力现货价格飙升至每兆瓦时一千欧元,创十八年新高。 二零二五年四月,西班牙电网崩溃引发全欧大停电,德国法国等主要经济体陷入黑暗,交通瘫痪工厂停工,民众陷入恐慌。 这场危机不仅是能源价格的过山车,更是欧洲能源体系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欧洲长期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煤炭,俄乌冲突后,欧盟对俄制裁导致俄罗斯大幅削减百分之八十以上天然气供应,引发欧洲能源短缺和价格暴涨。 为摆脱依赖,欧盟转向全球抢购液化天然气,却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推高价格。全球经济数据的波动是常态,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于一时排名变化。 重要的是保持发展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让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欧盟有欧盟的优势,中国有中国的长处,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解决好就业收入社会保障这些民生问题。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发展前景依然光明,产业升级在推进,科技创新在加快,内需市场在扩大。 只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经济总量再次超过欧盟也是迟早的事。毕竟,经济发展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的不是一时的快慢,而是持久的耐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资料:欧盟公布三季度GDP,德国乐不出来 2024-10-31 06:50·环球网
欧盟GDP超过中国?欧盟GDP加起来有19.99万亿美元,比中国的19.23万亿
【68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