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委员长将会访华出席9·3的消息。 人们忍不住琢磨:中方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给朝韩搭个话?毕竟中国推动半岛和平的心思,从当年三方会谈、六方会谈时就明明白白,哪怕谈判暂停,“对话解决问题、推动无核化”的调子也从没变过。 眼下时机确实微妙。韩国的李在明上台后总说要“重启南北交流”,和中方的想法算是对得上;美国那边特朗普又回来了,他之前对朝一会儿施压一会儿握手的风格,谁也摸不准下一步。 要是能在特朗普团队拿出新对朝政策前,让朝韩先坐下来聊,不仅半岛能喘口气,中方在半岛事务上的话语权也更实在。 说起来,中方当初邀李在明访华时,说不定就暗示过这层意思——多边活动本就是“场外外交”的好地方,真要是来了,安排个偶遇、凑个茶歇,朝韩领导人见一面、说几句,既不刻意,又能传递信号,多顺理成章。 可怪就怪在,李在明偏不接招。他不是一直说要推动南北和解吗?怎么放着现成的机会不用?细究起来,他的难处其实藏在两重“紧箍咒”里。 一边是美国那根线松不得。韩国跟美国绑得太紧,驻韩美军管着安全,自贸协定连着经济,连芯片、新能源这些赚钱的产业,技术上也得看美国脸色。 要是李在明真敢在北京见金委员长,还是中方牵的线,特朗普保准炸毛。这位前总统最在意“功劳归谁”,当年“特金会”被他当成得意之作,现在要是让中方抢了先,指不定会怎么给韩国使绊子。 李在明刚上台没多久,哪敢冒这险?还不如把机会留着,等特朗普来主导,换美国对他国内政策多些关照。 另一边是国内的反对声压不住。李在明虽是选上来的,但保守派在韩国根基不浅,天天盯着他的对朝政策骂“妥协”。 更要命的是,朝鲜有核武器是摆在眼前的事实,韩国人心里慌——民调都说了,58%的人觉得“没看到无核化进展,就不该高层会面”,怕这一见面,就等于认了朝鲜的核威慑。 要是没提前做铺垫,比如先搞搞民间交流、送点人道援助,让老百姓慢慢适应,李在明敢在北京见金委员长?保守派立马会喊“总统卖国家安全换名声”到时候国内闹起来,他这总统位子都坐不稳。 所以中方的布局其实很清晰:通过9·3活动创造多边外交场域,既巩固中朝传统友谊,又为半岛各方提供自然接触的平台。但李在明的缺席让这个设计缺了一角,朝韩互动机会就此溜走。 这种遗憾不光是外交礼仪的缺失,更是半岛和平进程的现实损失——当各方都在猜测“中方是否撮合”时,答案已藏在韩国明知却回避的选择里。 说到底,韩国想摆脱困局不能光靠特使送信或国会主席代打,得拿出跨越历史的勇气。毕竟当机遇来敲门时,犹豫的成本往往比行动的风险更高。 参考资料:韩美首脑会晤,李在明的白宫“钢丝秀” 2025-08-28 19:21·京报网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
观今言史啊
2025-08-29 12:24:57
0
阅读:215
Paradise
将军是你想见就见?你来将军就要答应见你?让你来的时候不来,现在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