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下昨天阿里的二季度业绩沟通会,蒋凡对淘宝闪购的发展逻辑还是非常清晰的。
首先是外卖大战的准备:阿里是做足了准备的,京东发起这场外卖大战明显是低估了这个业务的投入的,也高估了自己,没有丝毫外卖经验,直接拍脑袋就进来了,导致份额没占多少,白白花了100多亿,三季度的投入估计也是打水漂;
美团没办法是被动应战,耗费巨大,还是会一直打下去,主动权在阿里这里。阿里明显准备更充分,首先是节奏上,在东哥感情牌打出来之后,社会已经有很高的热度,并且选在五一参展,省去了不少营销费用,这里是占了京东的光的;
另外就是财务上,这是个耗资巨大的业务,阿里这两年持续退出投资,回笼资金,二季度的账面利润还是增加的,就是退出投资带来的,而且国际电商已经基本盈亏平衡了,可以有更多的资源进行投入。美团新业务的亏损还在加大,再加上海外的拓展也是花钱的,所以及时止血优选业务,反应很快,但是主业的利润来源影响还是很难受的。
再看看蒋凡的规划
外卖:第一阶段的订单规模已经达到目标了,后续就是怎么优化提升效率,主要有三点:
1、加大运力的投资规模,改善履约能力,配送网是个规模效应明显的业务,后续单均物流成本会下降
2、订单结构优化,识别优质客户,提高高价值订单和非餐饮订单的规模
3、提高商家运营效率和补贴效率,后面肯定不是刚开始拉新时候的大水漫灌式的投资。总体达到运营成本降低一半,并且不指望外卖业务赚钱。
及时零售:1、首先是原生近场电商,加大前置仓的投放量,目前是5w个,主要是复用传统电商的供应链和盒马的前置仓,加大供给和履约效率;2、远近场电商结合,主要是天猫品牌商家导入闪购,加大即时零售规模。
最后是即时零售的效果,目前交叉销售的效果还没看出来,但是对淘宝主要有以下效果:1、由于日活的增加带来大量的流量,能够带来广告收入和CMR的提升;2、流量增加可以减少投流费用。广告主要分两步,一是用户点击,而是点击后产生购买的转化效果,外卖是可以达到带来大量用户点击的效果的,打开淘宝首先看到的是电商的商品展示,其实就是相当于点击了。后续是否产生购买的转化效果,是靠商家和平台一起努力的,而且效果不会那么快。但是可以替代投流费用是肯定的。
整体听下来,蒋凡的思路非常清晰,后面还是会加大投入。这次的管理层沟通做的也不错,本质上我们买了阿里股票就是股东,管理层是帮股东打工的,跟投资者的沟通是必要的,管理层得给投资者讲清楚战略,不然都不知道你拿着钱干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