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16日,医生根据罗健夫的遗愿剖开了他的遗体,结果震惊发现,他全身都布满了癌肿,胸腔里的肿瘤甚至比心脏还大,现场的医生和护士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的生命不属于个人,是属于党,属于人民的。”这句话是出自一位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航天工业的科学家罗建夫,一心只装着工作,却唯独忘了自己。 1982年6月16日正在调试设备的罗建夫突然病倒,被诊断为淋巴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去世后按照罗建夫生前遗愿解剖了他的遗体。 医生发现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身体里布满了肿瘤,胸腔里的肿瘤比心脏还要大,胸骨都被肿瘤顶起,脆得一碰就碎,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看到这场景都不禁落泪。 又有谁能想到身体被癌细胞吞噬得千疮百孔的他前一天还在修改图纸参数,并且拒绝服用止痛药,担心影响思维,并要求医生隐瞒病情以继续工作,这种坚持到底的劲是写在他生活里的一种执念,他可以连着在实验室里待几天,心中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1969年开始研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的研制,197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为航天电子工业发展奠定关键基础,在这三年科研期间,他每天仅睡四五个小时,科研室里第一个来的,最后一个走的,饿了啃馒头,困了睡地板。 到了冬天没暖气,他干脆把床铺搬到实验室,桌上的图纸比人还高,他就披个烂棉被在图纸前修改,他过得太清苦了,发的奖金也是常被用于购买书籍,甚至连买件新衣服的钱他都舍不得花,尽可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不负众望他确实也做到了当时领导交给他的任务,说三年就三年。 1975年春天,罗建夫又研制出Ⅱ型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比国外的精度还高,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实验室内欢呼雀跃,领导想着给罗建夫评个奖,他却是“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劳”,把奖评给了团队,罗建夫就是个把个人的待遇、荣誉、地位置之度外的人。 紧接着上级又派发更艰难的项目,意味着罗建夫还得没日没夜的在实验室里泡着,1980年冬天,他总说背疼,疼得他直不起腰,但他还是专心于科研项目上,直到有天他正调试设备突然晕倒了,被科研小组成员背着去了医院,才查出是淋巴癌晚期。 住院治疗期间罗建夫坚持不服用止痛药,想着在病床上也继续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害怕服用止疼药影响头脑思维,让妻子把科研资料全搬来病房,医生不让他累着自己,他就趁着夜深人静,护士不在身旁的时候偷偷改笔记。 领导来医院看望他,看到他床头柜里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打开一看全部都是图纸的改进点,罗建夫在生命最后阶段仍推进Ⅲ型图形发生器研发。 1981年10月罗建夫已独立完成Ⅲ型图形发生器全部电控设计,很难想象罗建夫是在病床上完成的,直至病倒前一刻仍坚守调试岗位。 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是带头人,该写第一作者的,但他硬是把几位科研组同事的名字排在最前,把自己放最后,他说“大家共同努力的功劳,别只记得我”。 他也确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1970年担任科研组组长后,罗建夫总是扛最重最难的工作,让年轻人从简单的开始练手,但他却把控着质量。 1982年6月16日,罗建夫因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后被追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个把国家的难题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的人去世在医院的病床上,手里攥着去世前写的遗嘱。 罗建夫死后也没有忘记为科研做贡献,他的遗嘱上写着,等我死后将我的遗体捐给国家,可以供医院做医疗分析用。他只留下比人还高的图纸、密密麻麻写满了的技术笔记,还有一个不肯离开科研岗位的背影。 罗健夫以“党和人民的事业高于一切”为人生格言,用47年短暂的生命诠释了“把一切献给党”的誓言,其精神至今仍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标杆。 (信息来源:人民网--罗健夫:心中有家国 淡泊且执着)
为什么医院行政人员那么多,而医生却那么少?
【29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