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国内造车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拼凑”造车模式→特别强调全栈自研→更为关注融合互补。
大家只是买车而已,可能会觉得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关系挺大的。
它们最终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策略。尤其是这几年汽车品质要求极高,价格还杀得特别厉害。
“拼凑”造车确保不了品质,全栈自研定价压力极大,融合互补把难题都给解决了。
在融合互补模式中,现在最出圈,大家最信赖的,肯定是华为系。
华为系的融合互补模式,又可以被拆解为三种大类:
(1)五界:属于弱融合,强(华为)控制。
(2)岚图:强融合,综合掌控。
(3)奥迪:弱融合,强(车企)控制。
今天全新岚图知音正式上市,20万满血华为纯电SUV来了 那我重点说说“强融合、综合掌控”模式的优势。
全新岚图知音的售价为20.99万元起,共三个版本,并且提供了高达36,000元的专享首销权益。
有了华为全家桶加持,全新岚图知音在智能化维度做到了配置平权。用户不用被“阉割”,直接享受全系智能体验。
但是连华为也说了,华为的智能化技术成本很高,将车型做到20万级的价格容易亏损。
即便是顶着价格压力,全新岚图知音除了华为全家桶,还在几个关键点做了升级:
1、800V平台支持 —— 提供了5C超充电池包,最大充电功率 440kW,理论上15分钟补能515公里。
2、续航与动力提升 —— 提供81kWh超大电池,CLTC纯电续航最高650公里;动力上有230kW 后驱版和前175kW&后230kW的四驱版,覆盖舒适与性能需求。
3、空间和舒适优化——把得房率提升到90.8%得房率,并且有多达16.4㎡的软包面积。
可以说,全新岚图知音已经算得上是一次全面换代。
我昨天逛商场时,看到了这台车的展车,它的“闪动星河智慧灯幕”满吸引人的。可能旁边是游乐场的原因,总有小朋友跑过来“摸”。我大概看了一刻钟,有三组家长过来咨询过这台车。
总之了,一台车要能吸引大家,达到品质快速提升,车企是不能等着被喂饭的。
有些企业是思想没到身体也没到,这种企业一般不会和华为合作;有些企业是思想到了,身体没到,产品调整就很费劲,迭代像挤牙膏。岚图这种因为从合作定调时就知道得用心,资源补给也不能放松,效果就要好很多。
你看,这就是“强融合、综合掌控”模式的好处,产品有了各方最强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在价格上还能再压一压。
顺便插一句小故事。我问过一个武汉的朋友:“为啥这车叫‘知音’?”
他说:“武汉的知音文化氛围很浓厚啊,有知音桥、知音传媒,钟子期的墓就在蔡甸区,估计和这个有关吧。”——这个名字其实是想传递一种文化认同感。
回到合作模式。之前有人追问:岚图和华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在央视直播中正面回应:
“双方是战略合作伙伴,是一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靳玉志提到选择岚图的3个理由:造车品质、优势互补、志同道合。
岚图 CEO 卢放给出的3个理由则是:科技自强、智能领先、家国情怀。
说实话,这个表态和过往的很多“车企+华为”模式相比,算是比较明确的。岚图属于东风的优质资产,背后有央企资源和体系能力,再加上华为的智能化方案,两者算是“早判断,下重注”。
从结果来看,这种组合已经跑通了。岚图的机械素质撑得起华为的智驾体验,而华为的技术和生态又帮岚图在用户心智层面迅速建立差异化。在目前销量和口碑都进入正轨的几家合作品牌里,岚图的故事可能是不张扬的,但一定是很稳健的。 华为乾崑